[发明专利]智能感温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2527.2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M·洛克;V·亨特;B·杜兰特;D·吉尔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MMI-IPCO有限责任公司;米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4 | 分类号: | D04B1/04;D04B1/16;D04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对环境温度变化作出响应的织物。
背景技术
标准织物具有在织物构造时设定的即使环境条件变化和/或进行体育活动也会维持的特性。这些普通织物非常有效,特别是与其它织物形成层时能够获得协同效果和舒适性的提升。
发明内容
具有起绒表面的织物,例如绒毛织物,不管是单面绒还是双面绒,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绒毛高度和不同的绒毛密度。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纺织品具有至少一个起绒表面,采用含有由并列设置的至少一种第一聚合物和一种第二聚合物形成的多组分纤维(例如,双组分纤维,三组分纤维等)的纱线。所述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呈现出不同的热伸长(例如,膨胀性和/或收缩性),这会导致所述多组分纤维弯曲或者打卷且根据温度变化可逆地恢复,从而根据环境条件调节织物的绝缘特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下述的附加特征。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其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具有低玻璃转化温度的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是聚丙烯且所述第二聚合物是聚乙烯(例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第一聚合物采用第一聚丙烯(如,等规聚丙烯)且第二聚合物采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聚丙烯的第二聚丙烯(如,间规聚丙烯)。所述多组分纤维还可以包含与第一聚丙烯和第二聚丙烯都不同的第三聚丙烯。所述纱线具有约90但尼尔到150但尼尔的线密度,例如,约150到约360,例如,约160。所述纱线具有约0.5克-力每但尼尔到约5.0克-力每但尼尔的韧度,例如,约0.9克-力每但尼尔到约2.4克-力每但尼尔,例如,约2.3克-力每但尼尔。所述纱线具有36到144的长丝根数。在-些实施例中,例如,纱线是72丝的纱线。所述多组分纤维可具有圆形截面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以并列结构设置。所述多组分纤维具有三叶形截面。所述多组分纤维具有三叶形截面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以前后构型设置。所述多组分纤维具有三叶形截面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以左右构型设置。所述多组分纤维具有△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组分纤维在-22°F(-30℃)到95°F(+35℃)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出约-5%到约-60%的整体平均移距,例如,在-22°F(-30℃)到95°F(+35℃)的温度范围内为约-11%到约-40%,例如,在-22°F(-30℃)到95°F(+35℃)的温度范围内为约-20%到约-40%。所述多组分纤维包括挤出纤维(例如,一对共挤出纤维)。所述至少一个起绒表面由一种形式来实现,所述形式选自包含:绒头织物,拉绒织物,剪绒织物,割绒织物和毛圈织物的组。所述织物具有针织结构(例如,圆筒形针织结构,单面针织结构,双面针织结构,纬编针织结构,经编针织结构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是具有机织或者双梳栉拉歇尔经编针织结构的割绒织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合物与第一聚合物是相容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聚合物与第一聚合物不相容。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其中的至少一个是选自聚酯、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和尼龙的热塑性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是尼龙且第二聚合物是聚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组分纤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聚合物间的第三聚合物。所述第三聚合物与第一和第二聚合物两者的相容性比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彼此之间更兼容。所述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包括相辅相成的互锁表面特征以抑制第一和第二材料的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织物具有绣花线形成的实用表面及起圈花线或者绒头纱线形成的实用背面。所述起圈或者绒头纱线包括多组分纤维。所述绣花线可以包含弹性体纱线(例如氨纶)以提高拉伸和形体恢复性能。第一和第二聚合物不同的热伸长基本上稍滞后地可逆。对织物绝缘特性的调节基本上相对低迟滞地可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用在感温纺织衣物中。
另一方面,织物具有至少一个起绒表面,所述起绒表面包括含有由并列设置的至少聚丙烯和聚乙烯(例如,约50%的聚丙烯和约50%的聚乙烯)形成的多组分纤维的纱线。所述聚丙烯和所述聚乙烯呈现出不同的热拉伸性能,这使得多组分纤维弯曲或打卷且根据温度变化可逆地恢复,从而根据环境条件调节织物的绝缘性能。所述纱线有约150到约160但尼尔。所述多组分纤维在-22°F(-30℃)到95°F(+35℃)的温度范围内显示出约-15%到约-40%(例如,约-40%)的整体平均移距。
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下述附加特征。所述多组分纤维具有三叶形截面且聚丙烯和聚乙烯以前后构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MI-IPCO有限责任公司;米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MMI-IPCO有限责任公司;米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2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激光焊接机装置及作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台阶吊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