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0200.9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华;贾明;蔡可金;王浩冰;马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0 | 分类号: | B22D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分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具体说是真空感应电炉冶炼设备浇铸系统配套组件。
背景技术
按传统工艺设计制造的分流器浇注出来的高温合金1米长棒料,经常在合金棒料表面产生不光滑以及表面粗糙和冷隔或气孔等缺陷。如果金属熔液温度以及浇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金属棒料表面质量就取决于模具分流器的结构和浇注顺序。直径Ф50,长1米的棒料模具的分流器为15孔分流。直径Ф31.5,长1米的棒料模具分流器是35孔分流。按传统工艺设计制造的模具分流器由于结构上的设计不合理,使金属熔液在浇入模具分流器后,金属液的流动方向是自由式或任意方向,金属流速不集中,分散,结果造成每个分流孔的金属液浇注压力不足,至使合金棒料表面质量下降,产生缺陷或不合格品,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分流器上还必须存有20㎜厚的金属熔液,才能保证合金棒料浇注满,造成金属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合金棒料表面及内在缺陷、使产品成材率大幅上升且节省金属材料的模具分流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分流器,包括底板,在底板的边缘上部设有侧壁,底板与侧壁围成收容仓,在收容仓中设有一端与侧壁相接的定向导流板,定向导流板通过若干折弯将收容仓分为若干相通的导流通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能够克服合金棒料表面及内在缺陷、使产品成材率大幅上升且节省金属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具体施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具体施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分流器,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边缘上部设有侧壁2,底板1与侧壁2围成收容仓3,在收容仓3中设有一端与侧壁2相接的定向导流板4,定向导流板4通过四次折弯将收容仓3由内向外分为两层相通的导流通道5。
将模具分流器安装到需要浇铸合金棒的钢管模具上,接口处用耐火材料封堵好。组合好的模具组按照工艺要求烘烤后,放置于真空炉浇铸工位,合金冶炼完成后按照正常浇铸工艺浇铸。冷却到指定温度取出模具组,顶出浇铸成型的合金棒,送检物化分析。结果合金棒料表面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直径Ф50合金棒料合格率上升到97%,且每炉可以节省金属熔液15~20公斤。在没有设计制造新模具分流器之前,直径Ф50棒料模具每炉浇注15根长1米的棒料,表面合格率仅有60%。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一种模具分流器,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边缘上部设有侧壁2,底板1与侧壁2围成收容仓3,在收容仓3中设有一端与侧壁2相接的定向导流板4,定向导流板4通过七次折弯将收容仓3由内向外分为三层相通的导流通道5。
将模具分流器安装到需要浇铸合金棒的钢管模具上,接口处用耐火材料封堵好。组合好的模具组按照工艺要求烘烤后,放置于真空炉浇铸工位,合金冶炼完成后按照正常浇铸工艺浇铸。冷却到指定温度取出模具组,顶出浇铸成型的合金棒,送检物化分析。结果直径31.5合金棒料合格率上升到93%,且每炉可以节省金属熔液25~30公斤。没有设计制造新模具分流器之前,直径Ф31.5棒料模具每炉浇注35根长1米的棒料,表面合格率仅有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变扭矩离合器的钻
- 下一篇: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卸料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