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燃气炉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390.4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兆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兆初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头的改进结构,具体是一种具有二次进气功能的高效燃气炉头。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随之兴起,国外各式各样的燃气用具纷纷进入中国,燃气用具的生产企业也由原来的十多家猛增到数万家,企业类型也由原来的单一燃气公司发展到有国营、集体、民营等各种企业类型,国外著名的燃具生产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从而使燃气用具的产品质量和外观有了根本的改变,产品的品种和功能也在不断发展。燃气灶的优劣关键看炉头。炉头有着“灶具之心”美称。众所周知燃气在燃烧时需要一定量的空气给予混合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燃烧,然而传统的炉头通过炉头风门处引射一次空气,混合后在火盖出口补充二次空气燃烧,如果单依靠火盖处的空气补充燃烧是很难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火焰呈黄色或是接近于黄色,导致效率底下,废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含量增高,严重的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熏黑厨具影响厨房卫生,不利于使用。再者大型的宾馆,食堂中使用的炉灶在烹调过程中要求大火,猛烈,高温才能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式,而现有的燃气炉头由于受到供气量的限制,火力仍达不到其所要求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火力大,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高效燃气炉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高效燃气炉头,包括炉头本体上设有外环火圈、中环火圈和内环火圈,所述火圈的环形凹槽通过混气通道与进气腔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火圈的环形凹槽置于底板上,火圈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二次进风窗。
所述的二次进风窗设置于凹槽的底部,三火圈的二次进风窗相通。
所述的二次进风窗的数量为3至6个,均匀的分布在火圈凹槽的侧壁上。
所述的外环火圈的底部设有外环进气口与外环进气腔连接;中环火圈的底部设有中环进气口与中环进气腔连接;内环火圈的底部设有内环进气口与内环进气腔相通。
所述的中环火圈与外环火圈间还设有隔离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具有结构简单,火力大,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图一的A-A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图一的B-B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图一的C-C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高效燃气炉头,包括炉头本体9上设有外环火圈4、中环火圈2和内环火圈1,所述火圈的环形凹槽通过混气通道与进气腔6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火圈的环形凹槽置于底板10上,火圈4,2,1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二次进风窗5。
所述的二次进风窗5设置于凹槽的底部,三火圈4、2、1的二次进风窗5相通。
所述的二次进风窗5的数量为3至6个,均匀的分布在火圈4,2,1凹槽的侧壁上。
所述的外环火圈4的底部设有外环进气口8与外环进气腔63连接;中环火圈2的底部设有中环进气口3与中环进气腔61连接;内环火圈1的底部设有内环进气口11与内环进气腔62相通。
所述的中环火圈2与外环火圈4间还设有隔离环7。隔离环7能增大内环火圈与中环火圈间的间距,利于空气于燃气的混合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独立的二次进风窗5,燃气燃烧时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二次进风窗5,进入炉头中于燃气混合燃烧,使得燃气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再者使用3火圈燃烧,每个火圈均有独立的进气通道,保证了燃气的供应,提高了火力,不仅能满足普通家庭对大火力的追求,更能满足于宾馆,饭堂的特殊场合的使用。具有具有结构简单,火力大,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兆初,未经冯兆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