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蚜虫诱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420.1 | 申请日: | 201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弟;汪爱娟;何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弟;汪爱娟;何建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蚜虫 诱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蚜虫的诱杀装置,尤其涉及油菜桃蚜、萝卜蚜等一类蚜虫的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主要农作物,桃蚜、萝卜蚜等一类蚜虫发生危害,不仅造成油菜苗期植株矮缩,荚果期籽粒瘪,而且传播油菜病毒病,严重田块油菜株发病率在50%以上,损失产量2-3成,含油量降低5%-10%,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增收。防治好该类害虫,对于保障油菜籽丰收、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害虫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其优点是快速杀灭蚜虫,控制蚜虫暴发危害,其缺点是化学农药的频繁使用,不仅增加防治成本,而且引起蚜虫的抗药性产生,对农产品的农药污染残留,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诱集方法简单、粘虫效果好、使用方便的蚜虫诱杀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杆、竖向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前后两面均设有诱捕色层,所述诱捕色层具有对待捕杀的蚜虫有趋性和引诱作用的颜色,所述诱捕色层上还设有粘性层,所述粘性层为透明层。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粘性层外可加设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粘在所述粘性层的外表面,并可被剥离所述粘性层。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诱捕层根据特殊颜色对目标害虫的趋性和引诱作用而制作,充分利用了桃蚜、萝卜蚜等一类蚜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达到诱捕的目的,捕捉方法非常简单,诱集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应用于油菜桃蚜、萝卜蚜、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等害虫的诱杀。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诱捕层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因阳光照射角度变化等户外天气因素对诱捕层传递出的颜色信息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标害虫对诱捕层颜色信息捕捉不准确、不灵敏导致的对诱杀效果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杆1、竖向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基板2,基板2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的上端,支撑杆1的下端可被插入土中,将整个装置安装在需要诱杀蚜虫的田地里。基板2可以采用木质和纸质材料制成,实际运用中可做成长度50cm、30cm、0.5cm等。
基板2的前后两面均设有诱捕色层3。诱捕色层3具有对待捕杀的蚜虫有趋性和引诱作用的颜色,本实施例中,诱捕色层采用颜色纸,颜色纸的颜色为浅黄色或桔黄色,颜色纸用图钉6固定在基板上。
诱捕色层3上还设有粘性层4,粘性层4为透明层。透明的粘性层覆盖在诱捕色层的外表面,不影响诱捕色层对颜色信息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正反两面均设有诱捕色层,当位于正面被强光照射而无法传递正常的颜色信息时,反面则因处于背光面而传递出正常的颜色信息,对蚜虫进行诱杀。
粘性层4可以采用粘虫胶,粘虫胶是对蚜虫等害虫具有强力粘附作用的胶水。粘虫胶均匀地涂在颜色纸的表面。当目标害虫被诱捕层的颜色吸引而靠近时,会被粘虫胶粘住并无法挣脱,从而实现达到诱杀蚜虫的目的。
粘性层4外可加设一层保护层5,保护层5粘在粘性层4的外表面上,并可被剥离粘性层4。
保护层5可以采用不透水的塑料纸或塑料膜,未使用时,保护层5可以防止粘虫胶沾染灰尘或污物而失去粘性或污染物。使用时,取下保护纸5即可。当颜色纸上的粘虫胶诱集较多蚜虫等害虫时,更换新的颜色纸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弟;汪爱娟;何建红,未经王华弟;汪爱娟;何建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