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429.2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涛;王树臣;韩晓聪;张道永;张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D28/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变速器 离合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技术领域中,对于机械式变速器,传统机构是采用换挡操作手柄,通过换挡杆上的换挡拨叉拨动齿轮来进行换挡。
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形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形式换挡操作复杂,在换挡时,需要同时控制离合器,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动力连接,进而进行换挡;换挡时需要手脚并用,容易忙中出错,安全性低,严重时导致事故的发生。
2、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形式,在换挡时容易导致发动机不良的冲击,造成发动机寿命减小,并且,经济性和舒适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形式换挡操作复杂,在换挡时容易导致发动机不良的冲击,造成发动机寿命减小,并且经济性和舒适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减速机构、预应力间隙自补偿机构、输出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产生动力,并将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减速机构、预应力间隙自补偿机构、输出机构,所述预应力间隙自补偿机构由间隙补偿机构和提供预应力机构组成。
所述动力机构为12V直流电机;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二级小齿轮、二级大齿轮、三级小齿轮、三级大齿轮,所述蜗轮和蜗杆通过齿轮传递动力;所述间隙补偿机构包括摇杆、挡柱;所述提供预应力机构包括扭转弹簧;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分离轴、分离拨叉,所述分离拨叉焊接在分离轴上。
所述蜗轮与所述二级小齿轮固联在一起,并通过空心轴与滑动轴承套装固定在分离轴上。
所述二级大齿轮与所述三级小齿轮通过滑动轴承相联,自由状态下可相对转动。
所述挡柱固定在所述二级大齿轮上,所述摇杆与所述三级小齿轮固联在一起。
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二级大齿轮和所述三级小齿轮上;
所述三级大齿轮与所述分离轴固联在一起。
所述二级大齿轮的一端与角位移传感器相连,采集并反馈转角信号给变速箱的TCU,TCU通过计算分离轴的旋转角度来控制离合器准确分离与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之一是在所述执行机构上设置有间隙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为摇杆、挡柱。所述挡柱固定在二级大齿轮上,摇杆与三级小齿轮固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提供预应力机构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级大齿轮和三级小齿轮上。二级大齿轮在离合器分离或结合的对应极限位置时,扭簧都被压缩,弹簧力经三级大齿轮和分离轴传到分离拨叉末端,使分离拨叉与分离轴承始终保持接触。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形式换挡操作复杂,在换挡时容易导致发动机不良的冲击,造成发动机寿命减小,并且经济性和舒适性能差等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简化了换挡操作,对驾驶技术要求降低,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在普通机械变速箱上进行改造,生产制造继承性好、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维修成本低、经济环保,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合理的换挡点设置和控制可以使发动机冲击小、换档冲击感小,延长发动机及变速器使用寿命,提高乘坐舒适性、燃油经济性,简单合理、控制精度高、反应灵敏、操纵平稳、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备磨损自动补偿功能,可广泛应用在采用自动机械变速箱、自动离合器的汽车上。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为三级大齿轮、2为蜗杆、3为滚动轴承、4为三级小齿轮、5为扭转弹簧、6为挡柱、7为摇杆、8为角度传感器、9为二级大齿轮、10为二级小齿轮、11为蜗轮、12为分离轴、13为分离拨叉、14为滑动轴承、15为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