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459.3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0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龙;刘利君;孙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龙;刘利君;孙启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外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麻醉器械,确切地说是椎管内麻醉的联合穿刺针,即: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所使用的穿刺针,基本都是横截面为圆形的针内针。使用这种穿刺针进行CSEA时,硬膜外导管和腰麻穿刺针不能同时通过硬膜外针的管腔,只能先进行腰麻操作,待给药完毕退出内置腰麻穿刺针后,才能再进行硬膜外腔置管的操作。在往硬膜外腔置管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置管困难、导管置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等一系列情况,可能会延长腰麻给药以后的操作时间,势必延误调控腰麻平面的最佳时机。而针形如依附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专利号:012488038)的针外针,虽然能够实现先置管而后腰麻的操作程序,但该针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成品应用于临床。
发明内容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针内针”不能先置管后腰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硬膜外针管的内腔不能同时容纳硬膜外导管和内置腰麻穿刺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截面是卵圆形的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置管后再蛛网膜下隙注药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允许的情况下将硬膜外针管的横截面设计为卵圆形截面,使硬膜外针的内腔恰能同时容下硬膜外导管和内置细腰穿针;在硬膜外针勺状切口背侧靠近尖端处,开设一纵向的椭圆形的腰穿针小孔, 使其刚好能使细腰麻穿刺针通过;硬膜外针体借1.0cm黑色斑马纹以1.0cm相间隔标示长度;针柄上有可以拆除的助力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该联合穿刺针勺状切口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可先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沿着近背侧的卵圆形硬膜外针腔插入细腰麻穿刺针,使其通过尖端椭圆形的腰穿针小孔刺入蛛网膜下隙进行腰麻给药。或者当硬膜外针操作成功后,先沿着硬膜外针内腔近背侧插入细腰穿针,使其通过尖端椭圆形的腰穿针小孔刺入蛛网膜下隙待用,接着置入硬膜外导管,成功后再进行腰麻给药。与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联合穿刺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和成本变化不大,却能使CSEA的操作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可控性更好,患者更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针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腰穿针小孔,2.卵圆形截面,3.助力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3所示,卵圆截面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是在硬膜外针勺状口的背面有一纵向的椭圆形腰穿针小孔1,硬膜外针管的横截面为卵圆形截面2,这种卵圆形截面的管腔恰能够同时容纳细腰穿针和硬膜外导管,针尾的助力手柄3更有利于操作,且整根针体借1.0cm黑色斑马纹以1.0cm的长度相间隔标示长度。
使用方法与硬膜外针麻醉操作法相似,按常规操作,当硬膜外针的勺状切口成功到达硬膜外腔后,先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沿着靠近背侧的卵圆形硬膜 外针腔插入细腰麻穿刺针,使其通过尖端椭圆形的腰穿针小孔1刺入蛛网膜下隙进行腰麻给药;或者当硬膜外针操作成功后,先沿着硬膜外针内腔近背侧插入细腰穿针,使其通过尖端椭圆形的腰穿针小孔1刺入蛛网膜下隙待用,接着置入硬膜外导管,成功后再进行腰麻给药,待蛛网膜下腔给药完毕后立即拔除内置细腰麻穿刺针,紧接着退出硬膜外针,固定好硬膜外导管,然后翻身仰卧摆体位并调控和测试麻醉平面。
与目前临床使用的联合穿刺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和成本变化不大,能使CSEA的操作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可控性更好,患者更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龙;刘利君;孙启芳,未经陈庆龙;刘利君;孙启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