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器可移动安装的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0739.4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淑慧;赵冬一;徐学亭;王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8/04;H01G9/18;H01T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器 移动 安装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监测器可移动安装的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避雷器监测器通常是由绝缘导线连接并安装在所测避雷器的近处,而避雷器一般都安装在支架上,距离地面较远。特别是高压线路避雷器,离地面则更远,观察时需要攀登到高处,十分不便,而且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往往不能及时地进行观测,影响实际监测效果。如若增加绝缘导线长度,将监测器直接引下来,则避雷器和监测器间电阻过大,易造成避雷器残压升高,使得避雷器过电压保护水平下降。迄今为止,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不降低避雷器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将监测器移动安装在远离避雷器而便于人们观察的地方,而且安装方便,又节约屏蔽电缆的监测器可移动安装的避雷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避雷器、接地支杆和监测器,其中,在避雷器与接地支杆之间装有通流装置,监测器安装在接地支杆上,其进线端通过电缆与通流装置的上端连接,出线端与接地支杆连接,通流装置的下端通过电缆与接地支杆连接。
所述通流装置包括绝缘上体、绝缘下体、绝缘支撑环,绝缘支撑环位于绝 缘上体和绝缘下体之间,并与绝缘上体和绝缘下体构成密闭的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内设有依次触接的导电弹簧、弹簧座板、通流电阻片和导电座体,导电弹簧通过电缆穿过绝缘上体顶部设置的通孔与监测器连接,导电座体通过电缆穿过绝缘下体底部设置的通孔与接地支杆连接。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监测器可移动安装的避雷装置,能够实现在不降低避雷器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将监测器安装在远离避雷器而便于人们观察的地方,而且安装方便,节约屏蔽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通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监测器可移动安装的避雷装置,是由避雷器1、接地支杆3、监测器4和通流装置2(参看图2)组成。所述通流装置2位于避雷器1与接地支杆3之间,它包括绝缘上体2-1、绝缘下体2-4、绝缘支撑环2-2,绝缘支撑环2-2位于绝缘上体2-1和绝缘下2-4体之间,绝缘上体2-1、绝缘下体2-4和绝缘支撑环2-2均为复合绝缘材料或绝缘陶瓷制件,三者密封连接构成密闭的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内设有依次触接的导电弹簧2-7、弹簧座板2-6、通流电阻片2-3和导电座体2-5,导电弹簧2-7通过电缆5穿过绝缘上体2-1顶部设置的通孔与监测器4连接,导电座体2-5通过电缆6穿过绝缘下体2-4底部设置的通孔与接地支杆3相连接。监测器4内装有放电计数器和毫安表,用于检测避雷器的放电频率及其波动和接地电流的大小情况。监测器4可安装在接地支杆上适当的高度位置,其出线端与接地支杆3连接。该装置通过通流装置2形成包括监测器4和通流电阻片2-3并接的双回路接地结构,由通流电阻 片2-3的回路对监测器4的电缆5产生的电流阻抗进行补偿,不仅可以任意移动监测器4的安装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同时能使避雷器1得到可靠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定转子复冲漏料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能安全计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