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隔音降噪的发动机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0831.0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武正兵;赵龙;陈杰;李慧军;由毅;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发动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隔音效果好噪音低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用于收集、存储发动机润滑油,并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现有的发动机油底壳大多采用薄钢板深度冲压而成,虽然成本较低,但普通钢板的振动阻尼系数低,对发动机内部传来的噪音阻挡较少,且容易自身振动产生噪音,不利于发动机整机振动噪音的控制。同时,薄钢板自身的强度低,需要在油底壳侧部和油底壳底部设计加强筋结构,增加了的制造成本。随着当今整车对发动机,尤其是柴油机噪音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各零部件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隔音和降噪效果,现有的发动机油底壳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发动机,尤其是柴油机对隔音降噪的要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33803Y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车用发动机减振降噪油底壳,包括油底壳主体、支撑平板、支撑弯板,在油底壳主体两外侧左端焊接支撑平板,在油底壳主体两外侧右端焊接双S形支撑弯板或焊接弓形支撑弯板,油底壳主体设有内凹形立式加强筋和内凹U形加强筋。这个方案,通过在油底壳主体外侧右端焊接双S形支撑弯板或焊接弓形支撑弯板来达到降噪的目的,虽然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但增加了支撑弯板会增加结构复杂度,增加制造成本,而且这样的结构自身强度不高,需要设置加强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油底壳对发动机内部传来的噪音阻挡较少,且容易自身振动产生噪音,不利于发动机整机振动噪音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挡噪音,从而大幅度降低发动机向底部传出的噪音,并可以减少自身振动,从而避免二次噪音的新型可隔音降噪的发动机油底壳;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发动机油底壳的薄钢板自身的强度低,需要在油底壳侧部和油底壳底部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加了制造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在油底壳侧部和油底壳底部设置加强筋结构,制造成本低的新型可隔音降噪的发动机油底壳。
一种可隔音降噪的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主体和放油孔,油底壳主体为三层结构,包括上层钢板、下层钢板以及夹在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之间的阻尼层,阻尼层采用高分子阻尼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主体由上层钢板、阻尼层和下层钢板压制而成。阻尼层采用高分子阻尼材料制成,例如阻尼系数较大的酚醛类树脂加橡胶材料,可有效阻挡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并有效防止发动机油底壳自身振动,避免产生二次噪音。这样的三层结构具有不错的隔音和降噪作用,可有效的阻挡发动机燃烧室的噪音通过发动机油底壳向外传出,且这种三层结构的振动阻尼系数比普通的单层薄钢板大得多,可有效防止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发动机油底壳自身振动产生噪音。这种发动机油底壳由于是由上层钢板、阻尼层和下层钢板压制而成,相比单层薄钢板,其自身强度较高,因而不需要在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底壳侧部和油底壳底部设置加强筋结构,既降低了制造成本,又可以有效抵挡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路面溅起的异物对发动机油底壳造成的冲击,避免润滑油泄露,防止损坏发动机。在发动机工作时,上层钢板主要起阻隔润滑油和阻隔发动机噪音的作用;阻尼层一方面起阻隔发动机噪音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有效防止发动机油底壳自身振动,避免产生二次噪音;而下层钢板主要起到保护发动机油底壳的作用。这种发动机油底壳用在噪音较大的柴油机上效果更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油底壳主体包括矩形的油底壳底部,油底壳底部四周向外倾斜向上延伸的油底壳侧部,以及油底壳侧部上侧向外水平延伸的油底壳口部,油底壳口部四周向下延伸形成翻边,油底壳口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简单,形状较规则,发动机油底壳的水平截面为矩形,油底壳口部较大,油底壳底部较小,发动机油底壳通过油底壳口部的固定螺栓孔与发动机紧固连接。油底壳口部四周的翻边增强了发动机油底壳的刚度,使其在使用中不容易发生形变,提高了可靠性,同时,由于发动机油底壳刚度的增加,发动机油底壳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不容易产生缝隙,这种紧密的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发动机油底壳和发动机的连接处的相互振动,进一步防止发动机油底壳和发动机连接处产生二次噪音,增强了密封性能,还可以有效防止渗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机油泵轴套
- 下一篇:用于在线监测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脱出的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