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231.6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陈平;蒋世全;黄万志;夏宏泉;朱荣东;胡泽;许亮斌;刘健;郑华林;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压力 测量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测量仪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器(PWD)。
背景技术
近年来,石油勘探开发已经从常规地质环境地层转向非常规地质环境地层。由于非常规地质环境地层中存在着复杂的地质因素(高温、高压等),因此,严重威胁着石油钻井的安全。其中,地层压力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如何准确、实时的获得地层压力数据是一个技术难点。常规的电缆地层测试虽然可以测量地层压力,但是它最大的弊端就是测量的地层压力数据不具有实时性,因此,在复杂地质环境中,不能有效地进行随钻地层压力的实时监测,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而采用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随时预报井下压力情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随钻地层压力测量装置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层压力测量准确,高效实时地获取地层压力值的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内部设置有中心流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依次设置有分流加压机构、执行机构和油路换向机构,所述执行结构上设置有抽吸机构;所述分流加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分流筒,所述分流筒的入口端设置有一分流入口,所述分流入口连通所述中心流道、以及所述分流筒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筒内设置有中空的分流活塞,所述分流活塞与所述分流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分流筒的出口端连接一中空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留有环空,且在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一加压活塞,所述加压活塞的密封端的环空通过设置在所述分流筒上的分流出口连接分流通道,所述加压活塞的活塞杆端的环空为高压油路;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一空心主轴,所述主轴外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正向上活塞连接中心轴,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末端;所述主轴内部依次套设有外筒和内筒;所述主轴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一推出动力油路,所述推出动力油路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推出动力油口连通所述主轴起始端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环空,所述推出动力油路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外壳体末端的所述油路换向机构;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设置有一流道,所述流道一端穿过所述正向上活塞连通所述高压油路,另一端连接所述油路换向机构;所述油路换向机构连接电磁阀组,所述油路换向机构上设置有进油口、推出油口、推回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高压油路连通;所述推出油口与所述推出动力油路连通;所述推回油口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的推回动力油路连通,所述推回动力油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主轴末端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环空;所述回油口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体末端的油箱连通;所述抽吸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轴的所述凸台上的一抽吸密封滑块和两反向固定支撑滑块,所述抽吸密封滑块上设置有一探头,所述探头输出端通过一抽吸管线连接抽吸缸,所述抽吸缸另一端连接活塞缸;所述抽吸缸上设置有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密封端设置在所述活塞缸内,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端密封设置在所述抽吸缸内;所述活塞缸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的密封端与所述活塞缸之间空间的喷射油路,所述活塞缸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活塞缸之间空间的抽吸驱动油路;所述喷射油路和抽吸驱动油路均通过电磁阀组连接一油箱。
所述弹簧通过弹簧固定器固定在所述分流筒上。
所述反向固定支撑滑块为两个,所述抽吸密封滑块和各所述反向固定支撑滑块均通过其中间的凹槽镶合在所述主轴的其中两个具有斜面的所述凸台上,并通过滚动销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