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式后岳山古筝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259.X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斌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10;G10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式后岳山 古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具体地说是一种阶梯式后岳山古筝,属于乐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筝之所以在当今社会如此普及,与当今盛世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有关,更与古筝工艺制作的不断变新有关。古筝由竹制筝逐步演变为木制筝,由最初的五弦发展至汉末的十二弦,唐朝的十三弦,现代的二十一弦乃至更多,无不是改革创新的体现。现行的古筝其筝体呈扁长方形,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构成筝首、共鸣箱、筝尾。筝体里胶有音梁,面板呈拱形,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或弧形,底部开有三个出音孔,筝的首尾部嵌有岳山,筝面张二十一弦,弦距均等,每条弦下设筝柱,筝首侧面装有琴钉用于调音、转调。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现行的古筝尚存一些缺陷:(1)筝首为翻盖长匣型,连接铰链长时间使用,容易松动,弹奏时有异响,影响演奏效果;(2)古筝长度为163厘米左右,长度较长,制作成本高,木质坚硬沉重携带不方便,有些为了便于携带,根据普及性古筝按比例放小,虽说对儿童较适用,但对成年演奏者来说弦距过窄、筝弦的有效弦长过短、共鸣箱过小、音量过低等都成为用琴障碍;(3)古筝上的后岳山为整体结构,受力不合理,高低音过渡不圆滑自然,影响声学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古筝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美观轻巧、便于携带、制作成本低、改善声学品质的阶梯式后岳山古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阶梯式后岳山古筝,包括筝首、前岳山、筝弦、共鸣箱、后岳山、筝尾,其技术特点是所述后岳山由高音段、中音段、低音段三段后岳山组成且排列成阶梯式。
进一步地,所述筝首和筝尾均为圆头状;所述后岳山的高音段、中音段、低音段三段岳山上分别设有六根、十根、五根筝弦。
再进一步地,所述古筝的筝首至筝尾的总长度≤140厘米;所述筝首为圆头状,筝首上设有滑盖式盖板,盖板的开合端面与共鸣箱的配合处设有磁铁,呈
磁吸合状态。
本阶梯式后岳山古筝,筝尾上的后岳山采用阶梯式安置,以合理地适应琴弦张力,符合共振规律,使琴弦受力更均匀,低音浑厚、中音醇美、高音清亮,音质音色过渡自然,更加统一,进一步提高了古筝的声学品质;且古筝的长度小于等于140厘米,节约了名贵木材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减轻了古筝重量,携带比较方便;筝首与筝尾军为圆头状,相互衬托,使得古筝整体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筝首采用滑盖式盖板,盖板的开合端面与共鸣箱的配合处采用磁吸合,开合方便灵活,不易损坏,方便调音,且盖板与筝首上的滑槽结合紧密顺畅,弹奏时不会出现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阶梯式后岳山古筝立体图;
图2为本阶梯式后岳山古筝筝首盖板打开状态图。
图中:筝首1,前岳山2、筝弦3,共鸣箱4,后岳山5,高音段后岳山51、中音段后岳山52、低音段后岳山53,筝尾6、盖板7、磁铁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阶梯式后岳山古筝包括筝首1、前岳山2、筝弦3、共鸣箱4、后岳山5、筝尾6。将筝首1和筝尾6作成圆头状,省去了现行古筝筝尾的部分空间,将古筝长度由163厘米左右缩短为小于等于140厘米,减轻了古筝重量,携带比较方便,减少了名贵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按古筝基本调D调定弦,将后岳山5分为高音段51、中音段52、低音段53三段呈阶梯式排列的后岳山,低音段后岳山53为五根低音弦,高音段后岳山51为高音五根高音弦加一根最高音音弦,中音段后岳山52为五根低音弦加五根中音弦,使筝弦3的整体受力更合理,张力得以充分体现,而进一步完善古筝的声学品质,声音变得更加优美。筝首1由方形改做成圆弧形,与筝尾6设计相衬托,协调美观。筝首的开合由原来的翻盖式设计为盖板7滑盖式,并在盖板7和共鸣箱4的开合配合处分别设有磁铁8实现磁吸合,且盖板底部与筝首上的滑面配合顺畅,滑动灵活,使用方便。
该古筝结构新颖、科学合理,既缩短长度,减轻重量,崇尚个性,集古朴典雅的传统艺术和现代气息于一身,是便于携带、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高档乐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斌,未经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短绒制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体地膜及其生产和成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