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支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495.1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知洋;李定;朱叔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无锡)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具体地说是用于野外光伏发电站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大面积的野外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支架以往均采用前后两列基础。基础数量过多造成混凝土用量大以及基坑开挖量大,破坏植被和环境,而且荒漠电站多见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特点常为砂石类岩土地基,桩类基础不便于使用;上部构件数量过多也造成现场安装量大,定位精度不易控制,延长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支架结构,该种结构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可控制混凝土用量;能有效增加钢构件安装的可调节性;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较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避免现场焊接,安装简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光伏组件支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特征是:还包横梁、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小钢管柱、大钢管柱、纵梁件、拉索件、檩托件、卡箍、连接板及混凝土地面短柱,所述纵梁件通过第三螺栓与檩托件安装固定;所述檩托件焊接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小钢管柱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小钢管柱端部切口焊接连接板,小钢管柱插入大钢管柱,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通过卡箍与大钢管柱相连接;大钢管柱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插入部分焊接栓钉,混凝土地面短柱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泻水孔。
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竖向长圆孔,以解决垂直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
所述第二螺栓对应的大钢管柱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大钢管柱外壁焊接第三螺栓所对应的螺母或管壁攻丝,通过第三螺栓顶紧小钢管柱,以解决大小钢管之间的空隙问题。
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窄长形独立基础,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控制混凝土用量。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窄长形独立基础,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并控制混凝土用量。
2、混凝土地面钢柱分为两段,将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另一段不同直径的钢管插入柱脚钢管,以实现钢构件的后置安装;
3、上部支架与钢管采用卡箍相连,能有效增加钢构件安装的可调节性;
4、纵梁全部使用冷弯薄壁型钢,以减少用钢量,降低成本;
5、支撑系统采用碳钢角钢构件;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数量较两列柱时减少一半,混凝土用量和基坑开挖量都较小,构件数量和连接节点较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小,避免现场焊接,安装简便。可以推广大面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I~I剖面视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包括横梁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小钢管柱4,大钢管柱5,纵梁件6,拉索件7,檩托件8,卡箍9,连接板10,第一高强螺栓11,第二普通螺栓12,第三普通螺栓13,第四不锈钢螺栓14及栓钉(焊接钢筋)15。
横梁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采用角钢,拉索件7采用圆钢。
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不锈钢螺栓14与纵梁件6安装固定;纵梁件6采用Z型钢,纵梁件6通过第三普通螺栓13与檩托件8安装固定;所述多件檩托件8焊接在横梁1上,所述横梁1与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及小钢管柱4通过第一高强螺栓11相连接;小钢管柱4端部切口焊接一块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开设有竖向长圆孔,以解决垂直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图4所示)。小钢管柱4插入大钢管柱5,通过两颗正交放置的第二普通螺栓12相连接;第二普通螺栓12对应的大钢管柱5上开设有长圆孔,目的使小钢管柱4在现场施工时可以转动,以解决水平方向的安装精度问题;大钢管柱5外壁焊接第三普通螺栓13所对应的螺母(或管壁攻丝),通过第三普通螺栓13顶紧小钢管柱4,以解决大小钢管之间的空隙问题;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通过卡箍9与大钢管柱5相连接;卡箍9可以上下调节,以解决垂直方向的精度和结构件安装产生的误差问题;大钢管柱5插入混凝土地面短柱16,插入部分焊接栓钉(焊接钢筋)15,传递柱脚弯矩;混凝土地面短柱16柱脚段预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17;钢筋混凝土基础17为窄长型独立基础,既省混凝土又提高抗倾覆性能;拉索件7与横梁1相连,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泻水孔18开在大钢管柱5一侧,位置贴近混凝土柱16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无锡)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无锡)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网络传输控制器
- 下一篇:电热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