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状铜管包装的铜管防压扁打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1767.8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快跃;周杰;于秀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荣美乐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06 | 分类号: | B65B2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 包装 压扁 打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铜生产过程中铜管拉制结束缠绕成盘状后打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盘状铜管包装的铜管防压扁打包装置。
技术背景:
无缝紫铜盘管的加工流程是:熔铸----铣面----热轧----拉伸----内螺纹挤压----缠绕----盘管打包----退火----包装。由于无缝铜管经过多道次拉伸,最后由缠绕机缠绕成盘,在多次拉伸会造成铜管加工硬化严重,盘状铜管存在较大的残余压力。因此铜管在缠绕机缠绕成盘状后必须用铜带打包成盘管,否则松开缠绕机法兰时,铜管会散乱,打包成盘管后,盘管再经高温退火炉热处理,高温热处理后铜管内压力消除,材质变软,再将打包铜管剪断去除。近年来,铜价高居不下,铜管生产企业都向节材、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加快,铜管壁厚越来越薄,强度越来越差。由于盘管经热处理后内应力消除变成软质管,剪掉铜带再也不会乱盘。但由于铜管壁厚薄,经退火后铜管的硬度很低,通常在剪去打包铜带后,在盘管对应打包铜带拐角点处的铜管都被严重压扁,轻则压扁一根,严重的会压扁3~4根,一般每盘铜管要用四根铜带包扎,每根打包带与盘铜管有四个接触点,每盘铜管中被压扁的管长太大,铜管的实际利用率偏低,用户发现有这种缺陷要么退货,要么将压扁的铜管部分扣除。这种缺陷也是生产商最怕出现的缺陷,它是铜管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质量缺陷,对生产商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盘状铜管在打包时容易产生铜管压扁缺陷,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盘状铜管包装的铜管防压扁打包装置。
一种盘状铜管包装的铜管防压扁打包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转动胀缩轴、内盘座、外盘座、胀紧机构、盘状铜管体、外角护垫块、内角护垫块、打包带和锁紧扣,所述内盘座由内轴套、内限位板和内穿带槽组成,内限位板设置在内轴套的左侧,二者连为一体,在内限位板上等份地设有内穿带槽;所述外盘座由外轴套、外限位板和外穿带槽组成,外限位板设置在外轴套的右侧,二者连为一体,在外限位板上等份地设有外穿带槽,在转动胀缩轴的外圆表面上沿周向均匀地设有轴向槽,轴向槽、内穿带槽和外穿带槽的宽度相同,均与外角护垫块的宽度相当;内盘座固定安装在转动胀缩轴上,作为盘状铜管体的内侧限位板,外盘座套装在转动胀缩轴的外端,作为盘状铜管体的外侧限位板,且内穿带槽和外穿带槽都对准轴向槽,盘状铜管体位于由转动胀缩轴、内盘座和外盘座围合的空间内,胀紧机构设置在转动胀缩轴内,在盘状铜管体对应内穿带槽和外穿带槽的外圆和内圆处分别设置外角护垫块和内角护垫块,外角护垫块和内角护垫块的横向截面形状均为等边角铁形,外角护垫块和内角护垫块的宽度相同,且外角护垫块的内侧圆弧半径与盘状铜管体的外圆半径相同,内角护垫块的外侧圆弧半径与盘状铜管体的内圆半径相同,打包带由锁紧扣包覆在两个外角护垫块和两个内角护垫块外。
进一步,在内限位板上等份地设有四条内穿带槽;在外限位板上等份地设有四条外穿带槽;在转动胀缩轴的外圆表面上沿周向等份地设有四条轴向槽。
由于在内盘座的内限位板上等分地开设了四条内穿带槽,在外盘座的外限位板上等份地设有四条外穿带槽,在转动胀缩轴的外圆表面上沿周向等份地设有四条轴向槽,且轴向槽、内穿带槽和外穿带槽的宽度相同,三者共线设置,它们的宽度均与外角护垫块的宽度相当;当铜管被绕制成盘准备用打包带打包时,沿内穿带槽和外穿带槽将内角护垫块和外角护垫块放入盘状铜管体的内圈和外圈,然后再用打包带从转动胀缩轴上的轴向槽中穿过并用锁紧扣将打包带收紧。由于在盘状铜管体与打包带相接触的四个接触点处增设置了铁板压制成的外角护垫块和内角护垫块,且外角护垫块的内侧圆弧半径与盘状铜管体的外圆半径相同,内角护垫块的外侧圆弧半径与盘状铜管体的内圆半径相同,这样用锁紧扣收紧打包带时,打包带的压力都集中在外角护垫块和内角护垫块上,不会压集中压住铜管,因此打包带在收紧过程中不会压扁铜管,从而杜绝了盘状铜管体在打包过程中的压扁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铜管缠绕机缠绕成盘打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内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图5为外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图7为转动胀缩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图9为外角护垫块6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中,1-转动胀缩轴;2-内盘座;3-外盘座;4-胀紧机构;5-盘状铜管体;6-外角护垫块;7-内角护垫块;8-打包带;9-锁紧扣;11-轴向槽;21-内轴套;22-内限位板;23-内穿带槽;31-外轴套;32-外限位板;33-外穿带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荣美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荣美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带花边的雌雄扣封口的包装盒
- 下一篇:飞机经济舱开口式中央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