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的双向调整工作台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941.9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崔凤奎;张丰收;杨丙乾;徐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双向 调整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的工作台,具体的说是一种检测装置的X-Y双向水平/垂直调整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工作台调整装置大多通过楔形块或蜗轮蜗杆机构,借助于水平仪或者标准件加仪器本身的读数结果来实现对工作台的水平调整,且绝大多数仅能实现在一维方向上的水平调整。对于接触式测量设备,此种调整方法的结果精度受到被测样件精度的制约;对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设备,由于调整过程中会使样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也必然引入调整误差,从而导致调整精度不高。一维方向上的调平,无法保证工作台的整体水平;同时对于回转类被测零件,要求其回转轴线呈竖直状态摆放的测量仪器,上述调整工作台都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工作台检测精度不高,无法实现回转轴线呈竖直状态摆放的测量仪器的检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的X-Y双向水平/垂直调整工作台,无需借助其它高精度检验装置即可实现被测零件的摆正,且调整方便,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装置的双向调整工作台,由回转台、支撑台和耦合角位移台组成,耦合角位移台设置在回转台上,支撑台设置在耦合角位移台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台由底座、回转盘、转轴和轴承盖组成,回转盘设在底座上方且回转盘与底座内的弹簧之间设有一个钢球,转轴一端通过紧定螺栓设置在回转盘上,另一端与通过螺钉设在底座内的轴承盖连接,转轴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轴承。
所述的耦合角位移台为两个角位移台呈正交组合而成,其上设置的驱动结构采用蜗轮蜗杆副结构,旋钮手动调节,每个角位移台可调整的角度范围为:±10°或±15。
所述的支持台为一块垫铁,用于摆放被测零件。
所述的回转盘采用精密B级轴承支承,回转盘可实现90°分度。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方式对于采用非接触式光幕测量仪器以及回转类被测零件端平面与回转轴线没有垂直度要求时具有显著的优点,它无需借助其它高精度检验装置即可实现被测零件的摆正,且调整方便,速度快,实现了检测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回转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被测零件空间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图;
图中标记是:1、被测零件,2、支撑台,3、耦合角位移台,4、回转台,5、紧定螺钉,6、轴承,7、钢球,8、弹簧,9、螺钉,10、轴承盖,11、底座,12、回转盘,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整个工作台自上到下由2支撑台、耦合角位移台3、回转台4组成。最上层的支撑台2用于摆放被测零件1;中间层的耦合角位移台为两个角位移台(即偏摆中心重合)呈正交方式组成,耦合角位移台上还设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采用蜗轮蜗杆副结构,旋钮手动调节,两个角位移台可调整的角度范围为:±10°或±15°,两个角位移台组合后旋转中心重合,可进行正交双轴同心旋转调整;底层回转台的回转盘采用精密B级轴承支承,回转盘可实现90°分度。回转台绕轴线回转,按90°分度;耦合角位移台安装于回转盘上;支撑台作为被测零件支撑台,其高度由耦合角位移台偏摆中心高度及被测零件高度范围确定。
如图2所示,回转台由底座11、回转盘12、转轴13和轴承盖10组成,回转盘12设在底座11上方且回转盘12与底座11内的弹簧8之间设有一个钢球7,转轴13一端通过紧定螺栓5设置在回转盘12上,另一端与通过螺钉9设在底座11内的轴承盖10连接,转轴13与底座11之间还设有轴承6。
工作台调整原理:
1、水平调整(工作台调平)
通过调整X、Y方向两个角位移台,借助水平仪即可实现工作台的水平调整。
2、竖直调整(保证被测零件回转轴线竖直)
如图3所示,当被测零件回转轴不处于竖直状态时,截面直径被测值增大。本调整工作台在进行轴线摆正时,借助测量仪器本身的测量装置,首先将测量点调整到耦合角位移台的偏摆中心,通过所采集的数据找到读数最小时的状态,即为一个方向上的摆正;通过下层回转台使工作台旋转90°,重复上述调整过程,实现另一正交方向上的摆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