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密码教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2180.9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彪;周雷;刘洋;梁昊;陈腾云;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密码 教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子保密通信装置,尤其是一种量子密码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密码学体系主要基于计算的单向性,其安全性仅有经验保证;量子计算机将使快速分解质因子算法成为可能,从而现有密码体系的基础不复存在。量子保密通信是不同于经典通信的保密通信方式,其具有理论上可被证明的绝对安全性。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通过操纵和传送量子比特(Qubit)的方法,可在两地之间分发任意长度的一串相同的随机数,即密钥;可以使用该随机数对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如果采用 “一次一密”(One-Time Pad)的方式加解密经典信息,则可以保证传输信息的无条件安全。
作为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信息的研究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并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高校在校学生能熟悉量子通信的主流协议及掌握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原理,有必要研发一套实验教学用的量子密码教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让学生动手调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密钥分发原理的量子密码教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量子密码教学系统,包括用于发射量子信号的量子信号发射机、实验光路以及用于接收量子信号的量子信号接收机,量子信号发射机和量子信号接收机通过实验光路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对实验光路的调试,完成量子密钥分发的过程,并通过加密传输一副图片直观的理解密钥分发与实际有错误出现的分发过程,从而掌握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原理。学生可以选择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自己完成原始数据到成码的后处理过程,加深对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二主控板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量子密码教学系统,包括用于发射量子信号的量子信号发射机、实验光路1以及用于接收量子信号的量子信号接收机,量子信号发射机和量子信号接收机通过实验光路1相连,如图1所示。
如图1、2所示,所述的量子信号发射机包括第一FPGA控制器2和第一、二激光器4、5,所述的第一FPGA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激光器4、5相连,第一FPGA控制器2通过接口配置芯片设置第一PC机接口6,所述的第一、二激光器4、5均与实验光路1相连。所述的第一FPGA控制器2焊接封装在第一主控板9上,所述的第一、二激光器4、5焊接封装在激光板11上。
如图1、3所示,所述的量子信号接收机包括第二FPGA控制器3和单光子探测器7,所述的第二FPGA控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与单光子探测器7相连,单光子探测器7与实验光路1相连,第二FPGA控制器3通过接口配置芯片设置第二PC机接口8。 所述的第二FPGA控制器3焊接封装在第二主控板10上。接口配置芯片采用CY68013A芯片,其控制管脚的配置需要在第一、二FPGA控制器2、3内实现。
如图1、2、3所示,所述的第一FPGA控制器2与第二FPGA控制器3相连,所述的第一FPGA控制器2通过第一PC机接口6与主机通讯,所述的第二FPGA控制器3通过第二PC机接口8与主机通讯。量子信号发射机的第一主控板9和量子信号接收机的第二主控板10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第一、二FPGA控制器2、3的内部逻辑有所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第一FPGA控制器2主要是接收主机通过第一PC机接口6发过来的命令,去控制激光板11,而第二FPGA控制器3是将单光子探测器7探测到的信号通过第二PC机接口8传给主机,所述的第一、二PC机接口6、8均为USB接口。
第一FPGA控制器2的同步信号输出端与第二FPGA控制器3的同步信号端相连,第一FPGA控制器2与第二FPGA控制器3都主要是完成这些功能:信号的同步、所用数据的帧编码及控制、外部缓冲单元的缓冲和接口配置芯片控制引脚的配置。第一FPGA控制器2先要用输入时钟产生同步时钟信号送给量子信号接收机,用真随机数芯片产生的随机数去调制光脉冲,从而控制激光板11的两路激光器——第一、二激光器4、5发出所需的光子偏振态。接收方第二FPGA控制器3需要接收发射方送过来的同步信号,从而实现双方收发的同步。接收方帧的编码结构与发射方的是不一样的,但帧格式的定义是相同的,每帧之间都有标志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