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2793.2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涛;石磊;张雄;吴三友;李林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尤其涉及一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音的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得到大量的普及,这样,电声换能器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为了使人得到更好的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对发声装置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而影响发声装置性能的重要因素就是振膜的灵敏度,现有的发声装置中的磁碗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出的侧壁,磁钢收容在磁碗中与周侧的磁碗侧壁形成磁回路,这种结构的磁路系统其磁性能不够好,影响振膜的振动灵敏度,从而影响了发声装置的灵敏度。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发声装置利用磁碗侧壁与磁钢形成磁回路造成的磁性能不好,发声装置灵敏度低,声音失真高的不足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发声装置利用磁碗侧壁与磁钢形成磁回路造成磁性能不好,发声装置灵敏度低,声音失真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发声装置:
一种发声装置,包括一磁碗,所述磁碗包括一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向两端延伸出的端翼部和自本体部向两侧延伸出的至少两对侧翼部,在所述端翼部上设有横跨本体部的第三磁钢,在所述侧翼部上都设有第二磁钢,在所述每对侧翼部上的第二磁钢之间设置有第一磁钢,所述相邻的第一磁钢之间设有横跨本体部的第四磁钢,所述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四者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之间都有磁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磁钢表面上设有第一极片,所述第二磁钢表面上设有第二极片,所述第三磁钢表面上设有第三极片,所述第四磁钢表面上设有第四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每个第一磁钢周侧的磁间隙内都单独悬浮有音圈,所述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振膜,所述音圈都固定在同一振膜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同一侧的侧翼部之间有间隙,所述第四磁钢延伸至该间隙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四磁钢两侧相邻的第一磁钢关于该第四磁钢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钢两侧相邻的第二磁钢关于该第一磁钢对称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磁碗侧壁改成设置磁钢,增强了磁性能,从而增加了发声装置的灵敏度,降低了声音失真,提高了纯音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发声装置中磁路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图1中磁路系统与振膜、音圈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声装置,包括磁路系统1,所述磁路系统1包括一磁碗10,所述磁碗10包括本体部101、自本体部101向两端延伸出的端翼部102和自本体部101向两侧延伸出的至少两对侧翼部103。所述端翼部102上设置有横跨本体部101的第三磁钢13,所述侧翼部103上都分别设置有第二磁钢12,所述每对侧翼部103上的第二磁钢12之间都设有第一磁钢11,所述每相邻的第一磁钢11之间都设有横跨本体部101的第四磁钢14,所述第一磁钢11、第二磁钢12、第三磁钢13和第四磁钢14四者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之间都有磁间隙。
所述第一磁钢11表面上设有第一极片111,所述第二磁钢12表面上设有第二极片121,所述第三磁钢13表面上设有第三极片131,所述第四磁钢14表面上设有第四极片141,从而给所述磁钢导磁,增强磁性能。所述的同一侧的侧翼部103之间有间隙,所述第四磁钢14延伸至该间隙内,所述第四磁钢14两侧相邻的第一磁钢11关于该第四磁钢14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磁钢11两侧相邻的第二磁钢12关于该第一磁钢11对称间隔设置。
如上结构的磁路系统1,第一磁钢11被其他磁钢围绕形成磁回路,这样大大增加了磁性能,并且在所述每个第一磁钢11周侧的磁间隙中都悬浮有音圈15,所述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振膜16,所述音圈15都固定在振膜16上,当给音圈15同时通入电信号时,音圈15在第一磁钢11周侧的磁间隙中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带动振膜16振动发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布套层结构的碳纤维发热垫
- 下一篇:立体声耳机的震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