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3284.1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范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23/34;B65H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烘干 收膜放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膜绕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隔膜的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隔膜非常薄,在隔膜制成后,需要把隔膜展开,使其平顺后,在将隔膜卷绕起来,传统工艺是由人工操作,将隔膜平铺在玻璃上,把平整展开后,再用隔膜辊卷绕。如果发现有不平展的地方,需要用水打湿,在借助外力使隔膜平展,等水挥发后在收拢隔膜。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这样的隔膜绕制工艺过于依赖人工,其工作效率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能够取代传统工艺,可以加快隔膜绕制速度,保证绕制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表述一种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其关键在于:由纤维布收放装置、隔膜收放装置和烘干筒装置组成;
所述纤维布收放装置包括纤维辊,该纤维辊输出的纤维布经第一张紧轮组合后伸入水槽,并绕过水槽内的过渡轮后延伸至贴合轮;
所述隔膜收放装置包括隔膜辊,该隔膜辊输出的隔膜经第二张紧轮组合后延伸至所述贴合轮;
打湿的纤维布和隔膜在贴合轮上重叠在一起。如果隔膜上有细微的褶皱变形,可以通过拉伸隔膜,使其在绕上烘干筒之前就能完全平展开。
由于隔膜竖上的褶皱已被张紧轮组合拉伸平展开,其横向褶皱还需要人工拉伸,因此,在贴合轮与烘干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操作者可以在隔膜下方手工横向拉伸隔膜。
但如此一来,就造成贴合轮与烘干筒之间的距离果园,影响隔膜绕制质量。为此,在烘干筒装置的安装支架与贴合轮固定站架之间连接上拉杆。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隔膜绕制质量。
所述贴合轮输出的纤维布和隔膜延伸至所述烘干筒装置;
所述烘干筒装置包括烘干筒,所述贴合轮输出的纤维布和隔膜缠绕在该烘干筒上,该烘干筒安装有发热装置,该烘干筒经链条连接有收膜链轮。
被纤维布打湿的隔膜经烘干筒熨干后,与纤维布一起重叠缠绕在烘干筒上。当隔膜绕制完成后,整个系统翻转,就可以把平整的隔膜回放到隔膜辊,纤维布回放到纤维辊上。
烘干时收膜链轮为动力轮。
所述第一张紧轮组合包括左展平辊和右展平辊,左展平辊和右展平辊与所述纤维辊一起组成品字轮结构,其中纤维辊位于品字轮结构的上部,所述左展平辊和右展平辊经链条与同一纤维链轮连接;
所述第一张紧轮组合还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所述左展平辊伸出的纤维布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张紧轮、第二导向轮后,伸入所述水槽。
所述纤维辊、左展平辊和右展平辊为橡胶辊。
所述第二张紧轮组合由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组成,所述隔膜辊伸出的隔膜依次绕过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伸向所述贴合轮。
所述隔膜辊经链条与隔膜链轮连接。
回放隔膜和纤维布时,纤维链轮和隔膜链轮为动力轮。
所述纤维辊水平布置,其主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压力器,该压力器竖直压向所述纤维辊的主轴。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完全人工工艺,加快了隔膜绕制速度,保证了隔膜的绕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隔膜烘干收膜放膜系统,由纤维布收放装置、隔膜收放装置和烘干筒装置组成;
所述纤维布收放装置包括纤维辊1,该纤维辊1输出的纤维布经第一张紧轮组合后伸入水槽3,并绕过水槽3内的过渡轮4后延伸至贴合轮5;
所述隔膜收放装置包括隔膜辊6,该隔膜辊6输出的隔膜经第二张紧轮组合后延伸至所述贴合轮5;
打湿的纤维布和隔膜在贴合轮5上重叠在一起。如果隔膜上有细微的褶皱变形,可以通过拉伸隔膜,使其在绕上烘干筒7之前就能完全平展开。
由于隔膜竖上的褶皱已被张紧轮组合拉伸平展开,其横向褶皱还需要人工拉伸,因此,在贴合轮5与烘干筒7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操作者可以在隔膜下方手工横向拉伸隔膜。
所述贴合轮5输出的纤维布和隔膜延伸至所述烘干筒装置;
所述烘干筒装置包括烘干筒7,所述贴合轮5输出的纤维布和隔膜缠绕在该烘干筒7上,该烘干筒7安装有发热装置,该烘干筒经链条连接有收膜链轮8。
发热装置为加热管或加热丝。其温度可由温度传感器控制。
被纤维布打湿的隔膜经烘干筒7熨干后,与纤维布一起重叠缠绕在烘干筒7上。当隔膜绕制完成后,整个系统翻转,就可以把平整的隔膜回放到隔膜辊6,纤维布回放到纤维辊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锥
- 下一篇:三维流动效果镭射转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