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4103.7 | 申请日: | 201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忠;姚建洪;华丽;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7/08;E21F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深孔钻车 角度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液压履带行走的探水、探瓦斯、探断层、放顶、注水等的钻孔设备。属于煤矿高瓦斯突出钻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突煤矿采煤工作面,由于煤层中存在大量瓦斯,为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采煤的过程中,常采用钻机钻眼释放瓦斯气体的方法来减少瓦斯危害。
而井下作业地点需要不断变动,即使在井下同一地点,打孔的角度和高度也不同,打孔时,需要采用上支撑装置进行上下支撑固定,然后将滑架总成需要采用第一油缸抬升,定位后来进行打孔。现有的矿用深孔钻车,其滑架总成仅采用一个第一油缸抬升,使得机体整体高度较高;其次由于第一油缸可调高度受限制,其钻孔角度可调整角度小,最大仅角度能达到45度,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机身高度、钻孔角度可调范围大、适用性强的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它包括固定板、立柱和上支撑柱,所述立柱和上支撑柱并排固定在固定板上,
所述立柱内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立柱外套设有中套,所述第一油缸底端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中套顶端相连接;
所述中套与上支撑柱外套设有外套,所述第二油缸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中套侧壁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外套侧壁顶部相连接;
所述滑加总成设置于两外套之间,并分别与两外套活动连接;
所述述滑加总成与所述外套之间倾斜设置补偿油缸。
本实用新型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可以实现-10o~+75o角的钻孔作业,作业安全,能显著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且在狭窄低矮巷道中运转更灵活,机动性好,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使用范围广,可用于掘进工作面有防突措施要求的在软岩或煤层中实施密集形钻孔,也适用于其他场合。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机动性好、全断面作业、安全性好等特点。除完成探水探瓦斯工作外,还可钻进复杂地层。它配套普通扩孔钻头等钻具可进行回转钻进;在全煤巷作业,采用麻花钻杆配套扩孔钻头钻进成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旋转底盘1、立柱2、上支撑柱3、第一油缸4、中套5、固定板6、上支撑油缸7、外套8、第二油缸9、顶座10、滑加总成11、补偿油缸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矿用深孔钻车角度调整机构,主要由立柱2、上支撑柱3、第一油缸4、中套5、固定板6、上支撑油缸7、外套8、第二油缸9、顶座10、滑加总成11和补偿油缸12组成;
所述两固定板6上并排固定有立柱2和上支撑柱3,
所述立柱2内设置有第一油缸4,所述立柱2外套设有中套5,所述第一油缸4底端设置于固定板6上,所述第一油缸4的活塞杆与中套5顶端相连接;
所述上支撑柱3内设置有上支撑油缸7,所述上支撑油缸7底端设置于固定板6上,所述上支撑油缸7的活塞杆上设置有顶座10;
所述中套5与上支撑柱3外套设有外套8,所述第二油缸9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中套5侧壁底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外套8侧壁顶部相连接。
所述滑加总成11设置于两外套8之间,并分别与两外套8活动连接;
所述补偿油缸12倾斜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滑加总成11的支撑滑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套8相连。
滑架总成抬升时,先使第一油缸工作,带动中套和外套抬升,使得滑架总成随之抬升,当高度不够时,第二油缸工作,将外套再次抬升,使得滑架总成的高度再次抬升,达到所需高度,即采用的是三节两伸缩结构;然后补偿油缸工作,滑架总成在补偿油缸的作用下,开始倾斜,实现-10o~+75o角的角度调节。
使用本实用新型升降支撑结构,在滑架总成提升高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使得深孔钻车的高度尽可能的矮,适用于矮巷道的使用,增加了其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4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