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频无极灯电子镇流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4901.X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H05B41/285;H02M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无极 电子镇流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镇流器。特别是一种用于低频无极灯的电子镇流器。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由于它消除了制约传统灯源寿命的关键因素——电极,所以更加安全可靠,具有使用寿命长、免维护、发光效率高等优点,与其他传统光源相比,无极灯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低频无极灯更是以功率范围广、制造相对简单、电磁干扰小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无极灯(特别是低频无极灯)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由于无极灯主要应用于室外和漏天场合,温度和周围的环境都是比较恶劣的,夏天温度可能要超过40℃,冬天很可能在-20℃~-30℃以下工作,再加上复杂的周遍环境,这都要求相配套的镇流器必须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能应对各种突发的异常情况。而目前传统的低频无极灯镇流器普遍存在保护功能简单、保护手段不可靠或者就根本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等缺陷,大大限制和阻碍了无极灯的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常保护功能齐全的低频无极灯电子镇流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频无极灯电子镇流器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高频逆变电路、输出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电源线的交流电源输入端与滤波整流电路电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高频逆变电路电连接,所述高频逆变电路与输出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高频逆变电路,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异常保护电路,所述输出电路将信号输入异常保护电路中,所述异常保护电路通过驱动控制电路与高频逆变电路电连接。
所述滤波整流电路包括X电容C1、C2、C5,Y电容C3、C4,差模电感L1、L2,共模电感L3和桥堆D1,所述X电容C1、C2、C5、Y电容C3、C4、差模电感L1、L2和共模电感L3组成EMI滤波电路,所述X电容C1、C2、C5并联在电源线上,Y电容C3和C4串联后并联在电源线上,所述电容C3和C4的连接端接地,差模电感L1、L2分别串接在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后均与共模电感L3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桥堆D1电连接。
在所述EMI混合型滤波电路前并联有压敏电阻RV1,在所述EMI混合型滤波电路后并联有压敏电阻RV2和RV3。
交流电源输入端还串接有保险丝F1,所述保险丝F1后串接有热敏电阻NTC。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由功率因数补偿芯片IC2和其外围元件组成,限流电阻R12和滤波电容C6与功率因数补偿芯片IC2的8电连接,由功率因数补偿芯片IC2的7脚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经过电阻R4后加到MOS管Q1的栅极,控制MOS管Q1开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使整个电路功率因数达到0.99以上。
所述高频逆变电路包括驱动变压器T2、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所述驱动变压器T2的初级与驱动控制电路相连,驱动变压器T2次级通过电阻R13、R14分别加在了开关管Q2、Q3的控制极上,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与开关管Q3的漏极串联。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主要采用智能控制芯片IC3。
所述异常保护电路主要包括稳压管VD1、VD2、VD3和开关管Q4,所述稳压管VD1的正极与驱动控制电路中的控制芯片IC3的引脚10电连接,所述稳压管VD1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稳压管VD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VD3的负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VD1的负极经由二极管D3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稳压管VD2的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为:异常保护功能更加完善,保证了镇流器的安全工作,延长了镇流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异常保护功能包含:开机自动检测灯管、过流过压保护、欠压保护以及防雷和抗冲击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4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