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闸防碰护门船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421.5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君;单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君;单澜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1F15/14;B63B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23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闸 防碰护门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保护船闸,防止船舶碰撞船闸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船闸防碰护门船。
背景技术
船舶撞击人字门的船闸主要是由于船舶故障或者是由于驾驶人员的误操作等因素引起的,目前船闸防撞装置大都采用设置缓冲器来吸收船舶动能,实现船舶停止移动,采用上述缓冲器操作繁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闸防碰护门船,解决目前使用缓冲器带来的操作繁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船闸防碰护门船,包括主梁和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弯折成弧状与主梁固定连接。
所述在支撑梁与主梁之间设有能与船身连接形成密封的隔板。
所述在船闸防碰护门船的两端端头设有吊耳。
所述在船闸防碰护门船的船身上设有防撞标示旗。
所述与隔板连接的船身上设有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支撑梁与主梁成弧状连接,这样就可利用其弧状结构达到缓冲的效果。当支撑梁和主梁采用槽钢制作时,整个装置就可利用其刚性和柔性吸收和化解一定量的外来冲击力,达到缓冲的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船的形状,这样,在船闸放通闸的时候,能守护着大门;在船闸需要启用的时候,可以利用船的功能将其移至不影响航道,停放也安全的地方。
3、本装置维修也很方便。一旦发生被擦撞现象,需要维修,只要在外力的牵引下,船闸防碰护门船可轻易地移到维修场所进行维修。
4、本装置主演采用两根钢制材料制成,其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 1. 船闸防碰护门船、2. 主梁、3. 支撑梁、4. 隔板、5. 防撞标志旗、6. 背胎、7. 船甲板、8.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的船闸防碰护门船1主体为船形,包括主梁2、支撑梁3、隔板4、防撞标志旗5、背胎6、吊耳8;主梁2和支撑梁3都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柔韧度,支撑梁3弯折成弧状然后两端通过焊接固定在主梁2的两端,这样当船舶撞击该护门船时,支撑梁3就可对船舶进行缓冲,一定数量的隔板4焊接在主梁2和支撑梁3之间,并与船甲板7和船底形成密封的空间,这样当护门船被撞之后,假如一厢进水还不至于使船闸防碰护门船1出现沉没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船闸防碰护门船1的钢度,增加了防撞能力。防撞标记旗5插在船甲板7上,这样可起警示作用。背胎6挂在船的侧面,这样也可起到缓冲的效果。为了放置和维修方便,可在船体的两端焊接两个成∩形、上部成孔,与梁相连接的并排吊耳8,其中一个作备用或作为保险缆吊耳之用。在主吊耳被破坏时,船闸防碰护门船1还可继续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启用备用吊耳继续使用。由于船闸防碰护门船1的梁在船的上部,整体结构就显得上重下轻,船的稳定性就受到了影响,采用在船的内底部加配重的方法就可解决船的稳定性,对于配重的数量可根据水的不同浮力和对船闸防碰护门船浮在水面上的高度要求来确定。为了及时地检查是否有进水,可在船闸防碰护门船1的每个厢体上设计覆盖式观察孔,在护门船被船碰擦以后,可以及时地检查,在需要检查时可以打开盖子,在检查后可以合上盖子防止外水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君;单澜,未经廖君;单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