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形哈夫面的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5484.0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江涛;柯小松;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市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形 哈夫面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齿形哈夫面的连杆。
背景技术
作为发动机主要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连杆,连接曲轴与活塞,起着将燃烧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作用。一直以来,连杆的哈夫面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利用连杆螺栓进行连接和定位,另一种则是利用连杆螺栓进行连接,大头端通过外部轮廓进行定位。两种连接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功能,但存在如下弊端:
1、直接利用连杆螺栓进行定位和连接的连杆造价较高。由于此处的螺栓既要起到连接连杆大头端的杆和盖的作用,还要确保杆和盖的位置定位准确,因而要求螺栓的自身制造精度非常高;再则连杆大头端的杆和盖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孔进行连接,因而对孔的精度和位置度要求也相当高。
2、利用外部轮廓进行定位的连杆加工难度较高。虽然螺栓孔的加工要求不高,但是外部轮廓的加工要求却非常的高,必须保证连杆杆和连杆盖在合上之后中间没有任何缝隙。
3、上述两种哈夫面连接方式的连杆使用性能较差。利用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和定位的连杆,如果连杆杆和连杆盖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不能达到要求,容易造成螺栓在压入时被拉伤,造成螺栓过早疲劳失效,导致拉缸,影响整机寿命;利用外部轮廓进行定位的连杆,在发动机做功时,承受高负载交变载荷,外部轮廓容易变形失效,特别是在根部可能产能应力集中导致连杆断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形哈夫面的连杆,通过将连杆的哈夫面设计为齿形曲面,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整机性能,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杆杆与连杆盖,连杆两端带有活塞销孔和曲轴孔,连杆杆上、曲轴孔的两端有连接螺纹孔,连杆盖上、曲轴孔的两端有连接螺栓孔,在连杆杆的杆哈夫面上分布着杆齿形曲面,杆齿形曲面靠近曲轴孔端有杆平面,在连杆盖的盖哈夫面上分布着盖齿形曲面,盖齿形曲面靠近曲轴孔端有盖平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齿形哈夫面可提高连杆的使用性能:一方面连杆杆与连杆盖在整个哈夫面上进行结合,未采用外部轮廓定位,在发动机做功时,由所有齿形曲面承受高负载交变载荷,分散了受力面;另一方面,连接螺栓只是起连接作用,不需压装,因而不可能出现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螺栓失效。
2、采用齿形哈夫面可降低加工难度:齿形哈夫面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只需使用普通拉床,按照特定的形式布置拉刀,就可加工成型,调整简单。
3、采用齿形哈夫面可以降低单个连杆制造成本:由于齿形哈夫面相对加工简单,制造成本降低,同时可以采用不需要定位功能的高强度螺栓,因而整体成本较低。
4、采用齿形哈夫面可以提高连杆的使用寿命:由于齿形哈夫面的底部均为圆弧过渡,因而不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减缓疲劳失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连杆杆2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1的连杆盖4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连杆两端带有活塞销孔1和曲轴孔3,曲轴孔3由连杆杆2与连杆盖4上的两个半圆组成,曲轴孔3的两侧面同连杆轴线之间的交角为30°,连杆杆2上、曲轴孔3的两端有连接螺纹孔11,连杆盖4上、曲轴孔3的两端有连接螺栓孔12,在连杆杆2的杆哈夫面5上分布着杆齿形曲面6,杆齿形曲面6靠近曲轴孔3端有杆平面7,哈夫面上的杆平面7部分靠近曲轴孔3端为R1*45°的倒角;在连杆盖4的盖哈夫面8上分布着盖齿形曲面9,盖齿形曲面9靠近曲轴孔3端有盖平面10;杆齿形曲面6与盖齿形曲面9的波长为2±0.01mm,振幅为0.92±0.05 mm,波峰为R0.4±0.05 mm,波谷为R0.3±0.05 mm。连杆杆2和连杆盖4互为耦合。
装配时,连杆杆2和连杆盖4首先通过连杆杆哈夫面5上的杆齿形曲面6和连杆盖哈夫面8上的盖齿形曲面9进行配合定位;由于存在盖平面10和杆平面7,如果错齿定位会造成中间缝隙。定位后,用高强度螺栓穿过连杆盖4螺栓孔12和连杆杆2螺纹孔11预拧紧,再使用拧紧机进行最终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市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樊市长源东谷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长源朗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陶瓷集热板固定结构
- 下一篇:带消毒功能的剃须刀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