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悬挂式电子加速踏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528.X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利;唐小梅;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悬挂 电子 加速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悬挂式的电子加速踏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行驶的动力性、平稳性、经济性,世界各电动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各种控制特性良好的电子加速控制系统,电子加速控制系统可以整合在整车控制器之内,实现巡航控制、怠速控制等功能,同时由于减少了原有电控系统的组件,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加速踏板传感器是电子加速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精度和可靠性对汽车电子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角度传感器可实现非接触式控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在汽车上使用。
电子加速踏板模块中的踏板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角度传感器,它提取实时踏板的位置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传递给ECU控制器。ECU控制器根据电子加速踏板位置信号,计算出驾驶员对电动机的功率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所需要的电动机扭矩。电子加速踏板主要由踏板座、弹簧、位置传感器、踏板杆总成和轮等组成,对电子油门踏板移动做出精确的响应,监控踏板的运行情况,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其核心部件是霍尔元件。
以往的电子加速踏板不能直接通过底座上的枢轴位置改变直接输出信号,而需要在轴后端底座上再设计相应的机构来转换输出信号,因此电子加速器安装在旋转轴后端的独立机构位置,使电子加速踏板的结构显得较为笨重和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悬挂式电子加速踏板,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悬挂式电子加速踏板,包括踏板臂、底座和枢轴,所述踏板臂的上端部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踏板臂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电子加速踏板还包括电子加速器,所述电子加速器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底座的枢轴上,通过旋转轴的位置改变输出位置信号和开关信号。
进一步,以脚踏板所在位置作为装置的前端,所述电子加速器设置在踏板底座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电子加速器设置在底座的枢轴旋转孔位置,通过旋转轴的位置改变输出位置信号和开关信号,不仅在结构设计上更为简洁和紧凑,便于拆卸和安装,优于市面上现有的将电子加速器安装在旋转轴后端位置的电子踏板结构,而且能够节约成本,更具备推广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电子加速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悬挂式电子加速踏板装置,包括踏板臂1、底座2和枢轴3,踏板臂1的上端部设置有脚踏板4,踏板臂1的下端部通过枢轴3与底座2相连接,电子加速踏板还包括电子加速器5,电子加速器5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底座2的枢轴上,通过旋转轴的位置改变输出位置信号和开关信号,该可拆卸方式可以采用螺钉螺孔配合固定、插销固定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为了更符合现有车辆的布置习惯,本装置以脚踏板4所在位置作为装置的前端,本实施例中,将电子加速器5设置在枢轴端面的正中心,位于踏板底座的右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力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力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智能采油机系统
- 下一篇:客车玻璃钢后围铆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