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560.8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0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科伟业同层排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E03F5/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排水系统中使用的排水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地漏。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建筑行业排水系统中,厨房、阳台、卫生间相关洁具使用时排水管路凌乱,各行其道,各支管的出水口都需要分别设置存水弯,用于防臭。通常有U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P型检查口存水弯、钟罩式(拆流式)地漏形成存水弯,水斗、水缸(拆流式)存水弯等等。安装不便,常规地漏自然溢流排水阻力大、流速慢、泡沫不易排尽,排水时,存水弯、存水斗容易产生沉淀物(沉积泥),易堵且不容易疏通,清通时还需专业人士、专业工具麻烦费时。目前有一种多功能地漏,其进水管和出水口都设在壳体靠上方的位置,在同层排水系统中安装该多功能地漏过程中,由于进水管和排水管都设在壳体靠上方的位置,而同层排水系统的安装楼板较薄,楼层回填时常常将进水管和排水管压移位,甚至压坏进水管和排水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地面排水功能、整体水封功能,进水管和排水管不会压坏的多功能地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地漏,在壳体上开有至少一个出水口,在所述的壳体的内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所述的支撑隔板将所述的壳体的内部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壳体上方设有栅盖板,所述的导水筒的上端设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与所述的栅盖板对接,所述的导水筒的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内,第一弯管上端插入所述的出水口中,下端插入到所述的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所述的下腔内,所述的下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导水筒、下腔与第一弯管组合在所述的壳体内形成水封汇合。
所述的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和可拆卸套装在所述的外隔板上的内隔板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功能地漏,由于下腔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不用采用弯管而直接采用水平方式与其它洁具的下水管连接,出水口采用向下的斜管与排水总管连接,这样就适应了同层排水系统的安装方式,不会压坏进水管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同时可以安装二个以上或四个弯管在同一壳体中,进而形成多功能水封汇合装置、集中汇合检修装置。三通或五通一端承接管口垂直向上,与导水筒连接配合 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支撑隔板保证了弯管和导水筒的位置稳定不会移动,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和可拆卸套装在外隔板上的内隔板组成,维修清洗时取下内隔板就能对下腔进行清洗。这样使用中地面的地表水中的沉积泥、毛发等与排水管道相互形成一体,污水能迅速的排入排水分支管或排水主立管,各管件之间插口连接,采用不干胶粘和,污水也不会漏流入地漏壳体,沉积泥也不会沉积于地漏壳体底部,造成返臭、堵塞、水封失效等问题;同时壳体内部每个管件也可以单独使用、单独拆卸,密封效果好,水位回落时,水封深度50mm以上,保持40天不会干水,防臭效果好。壳体设有栅盖板,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平面,栅盖板中设有下水孔。
本实用新型水流汇合形成水封器,存水量可保持40天不干,同时水封回流50mm以上,不返臭气,非常方便拆卸。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排水支路或干路中使用。一个集中点,一个平面直线清通清扫管道、管路,绝对不堵,绝对不臭。可以一进三出、二进一出或三进一出,一进二出、一进一出,以此来改变控制其排量大小,使排水时不返流、不生成沉积物,集中清洁疏通,自洁功能强。而且可以全面替代U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P弯检查口存水弯及上述多种常规地漏,加工、安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具有地面排水功能、整体水封功能,进水管和排水管不会压坏的多功能地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在壳体1上开有一个出水口8,在壳体1的内底部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由外围的外隔板7和可拆卸套装在外隔板7上的内隔板6组成,支撑隔板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成上腔10和下腔9,壳体1上方设有栅盖板5,导水筒3的上端设在壳体1上并与栅盖板5对接,导水筒3的下端插入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9内,第一弯管2上端插入出水口8中,下端插入到支撑隔板中并延伸到下腔9内,下腔9连接有进水管4,导水筒3、下腔9与第一弯管2组合在壳体1内形成水封汇合。
参见图1和图2,当地表面有水时,水通过栅盖板5流入导水筒3中,进入下腔9中,其他支管、洁具排水时,水流流入进水管4中,进入下腔9中与导水筒3中的水流汇合,再进入第一弯管2中进入出水口8排出。支撑隔板保证了弯管和导水筒的位置稳定不会移动。需要维修和清洗时,打开栅盖板5抽出导水筒3,取下内隔板6,再抽出第一弯管2,就实现了在一个集中点任意直线清通、清扫的功能。 由于下腔9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不用采用弯管而直接采用水平方式与其它洁具的下水管连接,出水口8采用向下的斜管与排水总管连接,这样就适应了同层排水系统的安装方式,不会压坏进水管和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科伟业同层排水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科伟业同层排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洗手盆装置的座厕
- 下一篇:基于RFID的物品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