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线圈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695.4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白永杰;于丽君;尹显文;刘传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4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线圈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低压电器开关接触器节能效果的控制组件,特别是一种改进的采用带有内置式过电压抑制器的宽电压工作组件的接触器线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接触器线圈在分断电路时存在过电压,直到80年代中期,国际电工协会提出了EMC电磁兼容标准,德国西门子公司首先提出阻容吸收过电压抑制器,并联在产品外面顶部引线连接至线圈两端。到90年代以后,线圈控制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是针对节能提出了机械插销锁扣节能、永久磁铁锁扣节能、双线圈节能、应用电子脉冲调控技术节能等方法,使接触器线圈控制技术得到了提高。例如以下中国专利:93240886.9的“节能型交流接触器”,92237393.0的“节能型交流接触器”,200820156631.2的“节能接触器”,200420111242.X的“微功耗节能接触器”,200810036904.4的“节能接触器”等均为机械锁扣型节能接触器。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节能效果,但也存在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等一些不足。还有93228781.6的“节能交流接触器”,97236918..X的“节能型交流接触器”,200910026950.0的“节能接触器”等均为永久磁铁锁扣型节能接触器,其保持不用电节能效果好的特点,但停电释放电容致使体积加大。再如01271607.3的“具有宽电压消声节能接触器”,01102785.1的“交流接触器宽电压模块”等均为应用电子调控技术节能接触器,其节能效果相比较小。本实用新型人曾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工作电压范围较窄易出故障的不足,设计出专利号为ZL01248694.9的“一种节能接触器”,提出了在交流操作线圈,控制采用宽电压工作组件的接触器,其采用交流容抗无功耗降压,直流低压微功耗保持,在底座剩余空间内设置宽电压工作节能模块,达到节能的目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应用在电网过电压不高的电路中,及需要有足够的剩余空间来安装宽电压工作节能模块。另外,在023272380的“带转换开关节能接触器”的电路设计中,采用电阻R、电容C与转换开关并联的结构,这是导致电容C容易损坏的主要原因。工作电压为AC800V的体积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改进的宽电压工作组件的接触器线圈控制装置,除保留原节能接触器具有的宽电压工作可靠、节能效果较好的优点外,其与同类产品相比控制电路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体积较小,线圈工作电压范围可达70%~130%,显著提高接触器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接触器线圈控制装置包括组装在接触器底座端部并位于线圈接线端子下方的宽电压工作组件,其技术要点是:与底座成为一体的所述宽电压工作组件包括大超程常闭触头和线路板,在所述线路板上设置由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作为控制开关连接电源输入端和线圈的自动转换控制电路;所述自动转换控制电路由交流控制电路和直流控制电路构成,所述交流控制电路包括连接在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由电容C1和电阻R1构成的内置式过电压抑制器,由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通过桥式整流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成的电路,由节能电容C2和限流电阻R2通过桥式整流电路与线圈连接成的电路;所述直流控制电路包括连接在直流电源输入端的压敏电阻,由二极管D5、D6组成的线圈续流电路,由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和所述线圈中的启动线圈QX连接成的电路,由限流电阻R2和所述线圈中的保持线圈BX串接后与所述线圈中的启动线圈QX连接成的电路。
所述限流电阻R2为金属膜电阻,所述节能电容C2 采用AC275V交流电容器或采用两只AC275V交流电容器串联。
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由组装在接触器底座的静触头、桥型触头、推杆、触头弹簧、反力弹簧组成。
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采用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头。
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采用接近开关的常闭触头。
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采用干簧管的常闭触头。
所述大超程常闭触头采用行程开关的常闭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坐标测量机调节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主轴双键对称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