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注蜡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5724.7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注蜡的结构,尤其涉及模具上注蜡口和压蜡机上注蜡嘴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熔模铸造注蜡系统中压蜡机注蜡嘴的内径为?8mm,模具注蜡孔的内径不论模具型腔体积大小皆为?8mm。当压注的蜡模重量≥3kg时,随着蜡模重量的增加,因注蜡的流量始终未变,蜡模表面越来越粗糙,进而恶化铸件的表面粗糙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注蜡的结构,它结构简单,可以根据蜡模的重量决定注蜡的流量,提高蜡模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注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具体的注蜡口以及压蜡机的注蜡嘴,所述模具体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内设置有与模具体内型腔相连通的注蜡孔,所述注蜡孔包括有安装口部以及内径与模具体内型腔体积对应的进料部,所述注蜡嘴插入注蜡孔的安装口部。
所述进料部的内径可以随模具型腔体积大小而改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实验确定蜡模表面粗糙度最佳时,模具型腔体积与进料部内径的对应关系,并编制一个对应表,供工艺设计员在编制铸件铸造工艺时,确定模具的进料部内径。压注的蜡模重量提高时,注蜡的流量也加大,蜡模表面光洁程度没有降低,进而提高了中、大型精铸件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注蜡的结构,包括有模具体1以及压蜡机的注蜡嘴2,所述模具体1上设置有凸起3,所述凸起3内设置有与模具体内型腔相连通的注蜡孔,所述注蜡孔包括有安装口部4以及内径与模具体内型腔体积对应的进料部5,所述注蜡嘴2插入注蜡孔的安装口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