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及淋涂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6755.4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刘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洋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驱动 抽料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对表面涂布液体或其他流体的装置,尤其涉及一般对表面涂布液体或其他流体的装置中的一种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及淋涂设备。
背景技术
涂料淋涂设备的抽料泵在抽料的过程中,涂料会与抽料泵的多个部件接触,容易将其腐蚀,难于清洗。另外涂料也容易被设备部件的污渍污染,影响涂装的表面效果,影响涂料回收后贮存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及淋涂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包括可调压管块和旋转星轮,所述可调压管块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可调压管块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旋转星轮设置在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旋转星轮和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夹持有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沿所述弧形凹槽的轮廓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星轮至少有二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星轮有三个并间隔120度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至少有二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淋涂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涂料瓶,所述涂料瓶分别连接有淋涂管路和回收管路,星轮驱动抽料泵位于所述淋涂管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淋涂管路的入料口放置在所述涂料瓶的底部,所述淋涂管路的入料口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淋涂管路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过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设有防倒板,所述涂料瓶套设在所述防倒板上,所述机壳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凸缘上设有高度调节板,所述涂料瓶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抽取过程中,涂料只与软管接触,不与设备的其他部件接触,一方面可避免涂料对设备的腐蚀,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污渍污染涂料,有利于提高淋涂效果和回收后涂料贮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淋涂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淋涂设备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淋涂设备的缓冲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号为:机壳1;淋涂管路11;回收管路12;星轮驱动抽料泵2;可调压管块21;软管22;旋转星轮23;缓冲装置3;入料口31;出料口32;罐体33;弹性板34;压板35;盖板36;压力弹簧37;调节螺母38;挡缘39;第二过滤装置4;防倒板5;高度调节板6;第一过滤装置7,涂料瓶8。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淋涂设备,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为六面体状,所述机壳1内设有涂料瓶8,所述涂料瓶8内装载有淋涂用的涂料溶液,所述涂料瓶8分别连接有淋涂管路11和回收管路12,其中,所述淋涂管路11是用来从涂料瓶8中抽出涂料用来淋涂,所述回收管路12则是用来回收涂料到涂料瓶8中,所述淋涂管路11包括依出料顺序连接的入料口、抽料泵、缓冲装置3和出料口,所述淋涂管路11的入料口设置在所述涂料瓶8内,其中,涂料由所述淋涂管路11的入料口进入,并在抽料泵的驱动下输入缓冲装置3中,在缓冲装置3缓冲后,由出料口输出。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淋涂管路11的入料口放置在所述涂料瓶8的底部,需要浸于涂料溶液内,所述淋涂管路11的入料口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7,所述第一过滤装置7为双层过滤装置,即双层过滤器,所述淋涂管路11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过滤装置4,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为单层过滤装置,即单层过滤器。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抽料泵为用于淋涂设备的星轮驱动抽料泵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洋,未经李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6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