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和耳轮脚前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6826.0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旭阳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21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轮 耳机 助听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尤其是带有喇叭放置在耳轮脚前、喇叭口朝向对耳轮的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用来帮助耳聋患者主要依靠声波反射听取外界声音。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的部件耳轮脚前耳机,尤其是带有喇叭放置在耳轮脚前、喇叭口朝向对耳轮的耳轮脚前耳机,主要依靠声波反射来听取放音设备的声音的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助听器,助听器的耳机喇叭塞入外耳道口或覆盖在外耳道口上,往往造成耳聋患者的耳内压力大,产生不适或伤害。
目前应用的耳机,耳机的喇叭塞入外耳道口或覆盖在外耳道口上,也往往造成收听放音设备的人的耳内压力大,产生不适或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助听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的喇叭放置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耳聋患者听取外界声音时,主要依靠声波反射,耳内压力变化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产生的不适或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耳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耳轮脚前耳机,耳轮脚前耳机的喇叭放置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听取放音设备声音时,主要依靠声波反射,耳内压力变化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产生的不适或伤害。
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的实现方式是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由挂架1、喇叭2、导线3、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和放大器5组成。挂架1挂在头部或耳廓上,挂架1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喇叭2。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导线3的一端安装在喇叭2上,另一端安装在放大器5上。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通过导线3和放大器5连接。由于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喇叭2不再塞入或覆盖外耳道口,喇叭2的声波通过反射进入耳道,压力对耳内影响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对耳聋患者产生耳朵的不适或伤害。
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的一种实现方式是耳轮脚前耳机由挂架1、喇叭2、导线3和喇叭导线插头6组成。挂架1挂在头部或耳廓上,挂架1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喇叭2。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导线3的一端安装在喇叭2上,另一端安装喇叭导线插头6。由于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喇叭2不再塞入或覆盖外耳道口,喇叭2的声波通过反射进入耳道,压力对耳内影响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对耳聋患者产生耳朵的不适或伤害。
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耳轮脚前耳机由挂架1、喇叭2、导线3、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喇叭导线插头6和拾音器导线插头7组成。挂架1挂在头部或耳廓上,挂架1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喇叭2。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导线3的一端安装在喇叭2上,另一端安装喇叭导线插头6。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安装在导线3上。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的拾音器通过导线3和拾音器导线插头7连接。由于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喇叭2不再塞入或覆盖外耳道口,喇叭2的声波通过反射进入耳道,压力对耳内影响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对耳聋患者产生耳朵的不适或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由挂架1、喇叭2、导线3、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和放大器5组成。挂架1挂在头部或耳廓上,挂架1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喇叭2。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导线3的一端安装在喇叭2上,另一端安装在放大器5上。拾音器和音量调节器4通过导线3和放大器5连接。由于喇叭2通过挂架1吊挂在耳轮脚的前面(耳轮脚和眼睛之间靠近耳轮脚处),喇叭口朝向对耳轮;喇叭2不再塞入或覆盖外耳道口,喇叭2的声波通过反射进入耳道,压力对耳内影响自然,避免了耳内压力升高对耳聋患者产生耳朵的不适或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旭阳,未经赵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6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电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弯式尾罩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