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7019.0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世鑫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16;A45B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自动 开收伞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种类中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的改进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精简单一的逆止轮与卡制体的配设,便能使收伞压缩动作更安全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较常见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及动作方式大致上如美国专利第US6,684,893 B2号所示,该控制结构设置于伞握把内,其主要是于一具有空心内部的主体内装设一控制环体,于控制环体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另于主体一侧设有一按钮,而从伞握把侧方的开孔外露,借此组构来控制伞中棒的收放。但是,此自动开收伞的最大问题便是发生在压缩收伞的过程上,因为收伞时是对该伞具中棒内的开伞弹簧进行压缩的动作,而开伞弹簧的强度及弹力都不小,因此,使用者手部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压缩收伞且须一次性压入扣件,但若施力或动作稍有不当时,受压缩的开伞弹簧会以极大的力量将中棒复弹而经常造成使用者手部或身体其它部位受伤,是以,该种自动开收伞在使用上存在有危险性。
于是,业界乃积极进行改进,期能设计出更安全的自动开收伞,如中国台湾省专利第M358556号及中国专利申请第200710009892.1号公开号CN101438877A便皆是针对此问题的改进产品,该二专利案的设计也确实能解决自动开收伞压缩收伞时的危险性缺点,但是此二专利案所设计的结构形态及构件都非常复杂,致使制造及组装皆不容易,导致制造成本大幅提高,实非理想的结构设计,仍有改进的必要。
有鉴于前述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的缺点,本创作人遂积极研思,终设计完成一种以更为精简得结构,且不须借由子弹头的推移而能使收伞压缩动作更安全的控制结构,借此结构能大幅节省制造成本,并提升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大幅节省制造成本,并提升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其组装于伞具的伞握把内并与伞具的第一节中棒底部固接,其主要包含一上下段皆为透空而中间形成一承置座的主体,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控制环体,于承置座上枢接一可旋动的抵止杆,而于其上方设一动作体,于主体下段透空内装设一具有棘齿面并以线槽绕置有安全绳的逆止轮;借此结构,使于开伞后,抵止杆的下端抵触逆止轮的棘齿面,而于收伞后,伞具的活动巢将动作体向下推移以触动抵止杆产生旋动移位而与逆止轮的棘齿面无法抵触,达到在不须借由子弹头的推移而能安全控制收伞,不仅能大幅节省制造成本,并提升其安全性。
所述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控制环体于与所述伞具伞握把按钮触靠的侧边底部枢设有控制柱,于另一侧外端则设有一弹簧,而在内部的相对于该控制柱的另一侧内则设有一凸柱。
所述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主体的承置座前侧形成一承旋槽,并以轴杆枢接一顶端形成有一单斜面承旋块的抵止杆,并使该抵止杆形成可旋动形态,另于该承旋槽内槽面位于轴杆上方位置则设有一小弹簧对所述抵止杆顶撑,使所述抵止杆下半部形成向左旋移形态。
所述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动作体设于所述主体的承置座上而位于所述抵止杆上方处,所述动作体两侧延伸形成承动臂,于中央设有一具倒勾的定位凸块,而于该定位凸块后方的板面上设有一具有与所述承旋块相同斜面的动作槽,另于两边的该承动臂底部皆置设一小弹簧而将所述动作体向上顶撑,而该动作槽则位于所述抵止杆的承旋块上方处。
所述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逆止轮枢设于所述主体下段透空内并成可旋转,于所述逆止轮轮面上形成棘齿面并与所述抵止杆的底端触靠,而于所述逆止轮一侧形成一线槽,并绕置有安全绳,于所述逆止轮内设有一发条,该安全绳一端固接于该线槽上而另一端穿越所述主体固接于上巢上。
所述改进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中第一节中棒底部位于所述主体上段透空处的棒面上设有上槽孔与下槽孔,以该上槽孔能供伞具中棒单元内的子弹头卡扣,而以该上槽孔供所述动作体的定位凸块插置扣合,使所述动作体形成可上下移位形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世鑫,未经郭世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沙漠的设施
- 下一篇:存放生物体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