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攻牙刀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7448.8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雄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5/00 | 分类号: | B23G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攻牙刀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良的攻牙刀杆结构;尤指一种可提高攻牙作业的精密性与良率的攻牙刀杆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4所示,为一种已知的攻牙刀杆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用以接设攻牙钻的夹头5及一可用以容置夹头5的刀杆6,所述刀杆6还包含有一刀杆本体60及一套筒61,所述刀杆本体60的预设区段是沿外缘表面设有呈轴向的定位槽600,定位槽600中分别设置有抵制块62,所述抵制块62的底侧则是延伸成形有一定位突部620,所述定位突部620的底面延伸至其二端面处,是成形呈推拔状的楔型端边;攻牙刀杆通过定位突部620嵌设于定位槽600中,以抵制夹头5的外径表面,形成攻牙时的切削阻力。
惟如图5所示,前述结构实施时,由于定位突部620底面延伸至其二端面处为呈推拔状的楔型端边,故抵制块62仅能利用楔型端边的底部与尖端,分别抵制定位槽600周缘及夹头5的外径表面,形成三点接触的定位态样。当夹头5带动攻牙钻轴转时,夹头5表面会持续撞击定位突部620底端,不但会造成大量磨损的现象,且因抵制块62与定位槽600仅为三点接触的定位,因此夹头5的撞击易导致抵制块62松动,甚至呈现歪斜的情形,导致定位突部620所施予的切削阻力无法平均分布在夹头5上,从而影响攻牙作业的精密性与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改良的攻牙刀杆结构,以期能减少内部构件因碰撞而产生松动与磨损的情况,进而提高攻牙 作业的精密性与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良的攻牙刀杆结构,其大致包含:一夹头及一用以容置夹头的刀杆;所述刀杆还包含:一刀杆本体,其中段设有三个以上的定位槽;一结合环,是设于刀杆本体底段的外部;及一套筒,是设于刀杆本体中段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两端的内缘处,是设置呈半圆弧形,且于定位槽中,分别嵌设有抵制块;所述抵制块上侧设有一垫块,抵制块底侧延伸成形为一用以嵌设定位槽的定位突部,所述定位突部两端的外缘处,亦设置呈半圆弧形,令嵌设时定位突部的外缘轮廓得与定位槽内缘对应而呈密合状;所述结合环端缘的外径表面上,设有一增加结合环表面的摩擦力、便于拿持的环状的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提升抵制块的稳固性,使其不会因夹头碰撞而轻易松动,同时可降低定位突部端缘因碰撞而磨损的情况,进而可确保所施予的切削阻力不会发生变化而能平均分布在夹头上,以提高攻牙作业的精密性与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与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抵制块置于定位槽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已知创作的立体图及其抵制块的示意图;
图5是已知创作的抵制块置于定位槽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揭示较佳实施例的组设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攻牙刀杆1结构,主要包含有一夹头2及一可用以容置夹头2的刀杆3,所述刀杆3还包含有一刀杆本体30、一结合环31及 一套筒32。
所述夹头2大致呈一长直杆体,夹头2中段是沿外径表面设有环状的钢珠槽20,夹头2上段(第一端)的外缘表面,设有呈轴向凹陷的定位槽壁21,夹头2底段(第二端)则作为接设攻牙钻之用。
所述刀杆本体30的中段至底段是呈中空状,刀杆本体30底缘设有一可容置夹头2的开口300,刀杆本体30中段是成形为断面呈等多边形的等多边形柱体态样,该段每一平面上,设有呈轴向且贯穿刀杆本体30外缘表面的定位槽301,所述定位槽301两端的内缘处,是设置呈半圆弧形;刀杆本体30底段邻于定位槽301的外缘表面,开设有至少二个呈等角分布的钢珠孔302;刀杆本体30顶段邻于定位槽301处的外缘表面,则开设有一调节槽303。
结合环31是通过弹性元件而设置于刀杆3第一端的外部,所述结合环31沿内缘壁面开设有一环状的钢珠槽310,配合钢珠311于夹头2的钢珠槽20、钢珠孔302与结合环31的钢珠槽310中移动,可用以控制夹头2与刀杆本体30的快速契合或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雄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冠雄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面板
- 下一篇:交流电容器赋能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