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7616.3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储宏道;储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宏道;储士强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滚圆 滚轧直 螺纹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带肋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是“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轧或剥肋后滚轧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10P26)将带肋钢筋直接滚轧的端头直螺纹可与母材等强度,但抗拉强度检测中仍有可能破坏在接头外露螺牙上,而且钢筋端头螺纹有浮起的虚牙,尺寸精度差,由于直接滚轧冲击力大,滚丝轮损耗快;钢筋剥肋后轧制的端头螺纹牙形较完整,滚丝轮使用寿命长,但增加了剥肋刀具损耗,且钢筋端头螺纹无法达到与母材等强度,拉伸检测时都破坏在外露螺牙处。
目前,钢筋端头螺纹的连接件一直螺纹连接套筒的外形都是圆柱形,其材料都是45号碳素结构钢的棒材或无缝管材。由于45号钢标准屈服强度为350Mpa,已低于HRB400级钢筋的屈服强度,况且,钢筋端头螺牙是滚轧而成,螺牙部分的强度提高,故套筒螺牙屈服强度与之负差很大,接头拉伸时套筒齿牙就易变形甚至剪切掉,使整个接头变形增大甚至钢筋端头从套筒中拔出,降低了接头连接质量。另外,表面光滑的圆柱形直螺纹套筒不利于管钳拧紧,操作时容易打滑,既不安全也有损接头连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既能保持现有产品的优点,又可以避免其缺陷,不仅全面提高连接接头的技术性能,还有效节省套筒钢材,使连接操作方便可靠,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目的。
本发明被连接件带肋钢筋端头由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加工设备(本发明人专利:ZL200920068592.5)先滚轧为圆柱体,然后在钢筋圆柱体端头上滚轧加工直螺纹。
本发明直螺纹连接套筒用圆柱形无缝钢管一次冷挤压成形,外表是异形多棱柱体,内壁是缩径的圆孔,由此直接加工成可与钢筋端头螺纹相旋合的内螺纹。套筒外形多棱柱体呈有规则的凹、凸相邻相间异形突起形状:套筒横截面外表最高凸起点E不少于4个,凹陷点F不少于8个,在相应的同心圆周上对套筒圆孔中心对称、均匀分布;凸起点与凹陷点间由与各点对应相同的曲线或折线连接。
由于钢筋端头滚圆、滚轧螺牙二次变形及连接套筒冷挤压成形,使金属材料致密硬化,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疲劳强度均显著提高,接头的综合性能指标全面提升。经强度拉伸检测,这种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即使钢筋端头螺牙外露20mm以上,依然破坏在钢筋母材处,接头区域完好;依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HRB400级钢筋母材的抗疲劳检测试验要求,对滚圆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作200万次疲劳试验,接头处未发生断裂。连接套筒冷挤压后提高了强度,与同规格圆套筒相比,至少节省钢材20%,套筒壁厚减薄有效增加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其多棱柱体外形使接头连接操作更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接头示意图
图2是连接套筒2的横截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钢筋1端头滚圆、滚轧为直螺纹的一个实施方式就是用前述的钢筋滚圆滚轧直螺纹加工设备,先将带肋钢筋端头经双驱动凹圆滚压轮滚轧为圆柱体(图1中A和B段),其直径d等于滚轧螺纹的中径尺寸。然后由双驱动凹圆滚压轮咬住钢筋供滚丝头轧出直螺纹(图1中B段)。卸下的钢筋夹持处纵、横肋被滚压出凹痕,凹痕底为窄圆弧面,其底径尺寸也为d,(图1中C段)也等于滚轧螺纹的中 径尺寸。虽然该处是“凹”的,但由于将钢筋肋碾合进钢筋基圆,加上滚轧变形使金属致密硬化,故强度高于母材。
本发明优选图1所示的直螺纹连接套筒2,套筒由45号无缝钢管一次挤压成形,外表面是异型多棱柱体,内腔圆孔可供直接加工为直螺纹。图2为该套筒横截面的剖示,最高突起点E为6个,凹陷点F为12个。该发明套筒用管钳拧紧不会打滑,还可以用活动扳手、呆扳手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宏道;储士强,未经储宏道;储士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