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扇叶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7632.2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岑代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代郁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扇叶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扇叶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风扇包括单独的一套安装成绕轴线旋转的叶片,以及绕轴线安装以使整套叶片旋转的驱动装置。由于需要叶片的旋转,使传统风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不便于清洗。
为了消除这种安全隐患,也便于清洗,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无扇叶风扇,如中国专利CN201627736中公开的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处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通过在出风口设置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从而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侧面和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然而,上述这种无扇叶风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出风环的环体较大,会造成风扇的中部无出风,及风扇整体的出风量较小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影响到产品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部有出风、整体出风量较大的无扇叶风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无扇叶风扇,包括主体和位于主体顶部的大出风环,所述主体上设有进风口,主体内设有导流风道;所述大出风环上设有出风口,大出风环内设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所述主体顶部的大出风环内侧还设置有一与所述大出风环结构相同,且圆心重叠的小出风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主体,依次通过主体内的导流风道和大、小出风环内的二次增压风道,由大、小出风环上的出风口吹出,从而能在大、小出风环的内侧形成一个向前的空气负压;由于空气中产生了负压,大、小出风环后方的空气便可自动被吸入大、小出风环内侧,向前形成更大的风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大出风环内侧设置有一与所述大出风环结构相同,且圆心重叠的小出风环,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可实现大、小出风环一同出风,以产生均匀、强有力的凉爽气流,既有效的加大了风扇整体的出风量,也使风扇的中部有出风,能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的风凉效果的追求,也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主体1和位于主体顶部的大出风环2,所述主体1上设有进风口和导流风道;所述大出风环2上设有出风口3,大出风环2内设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3相互连通;所述主体顶部的大出风环2内侧还设置有一与所述大出风环2结构相同,且圆心重叠的小出风环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主体1,依次通过主体1内的导流风道和大、小出风环2、4内的二次增压风道,由大、小出风环2、4上的出风口吹出,从而能在大、小出风环2、4的内侧形成一个向前的空气负压;由于空气中产生了负压,大、小出风环2、4后方的空气便可自动被吸入大、小出风环2、4内侧,向前形成更大的风力。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大、小出风环2、4一同出风,以产生均匀、强有力的凉爽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代郁,未经岑代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