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7996.0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柴辉;王军;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叶知行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弹性 接手 更换 手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道电机的更换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的钢板在线运输主要依靠辊道,基本形式都是由电机带动辊道旋转,电机和辊道间采用接手,接手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在所有的接手中,弹性接手占绝大多数的比例。参见图2,弹性接手包括两个半接手301和弹性体302,两个半接手301分别安装在辊道与电机的轴头上,两个半接手301之间设置有弹性体302,弹性体302起到减震和减少半接手301摩擦的作用。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两个半接手尤其是两个半接手之间的弹性体,是整根辊道较薄弱的部位,比较容易损坏磨损,其主要原因在于辊道速变大,撞击等问题。一旦弹性接手中的弹性体损坏,操作人员就要利用停机时间对弹性体进行更换。
在更换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辊道更换弹性体延时造成故障时间。
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辊道1安装在辊道托梁601上,电机2通过弹性接手3与辊道1相连,即弹性接手3的两个半接手301分别安装在辊道轴头4和电机轴头5上,两个半接手301之间设置有弹性体302。当需要对弹性体302进行更换时,必须要将电机2与辊道1分离,但是,由于电机2下方没有设置辊道托梁601,因此,弹性体302在更换过程中,就必须要使用到行车对电机2进行吊运。由行车吊住电机2后,拆卸电机螺栓,然后将电机2向外移动一定的距离,再对弹性体302进行更换,最后将电机2回装。整个更换过程必须由行车吊运电机2完成,而轧线只有一部行车可用,因此只能够一台一台吊装电机,也就是说,只能够依次更换弹性体302,无法同时开工。而且,每更换一个弹性体302需要15分钟左右时间,而每次停机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一旦需要更换多个弹性体302时,就会出现更换弹性体302延时的情况,造成大量的故障时间,使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故障扩大化。
由于更换时间上的限制,若不能够将损坏的弹性体及时地进行更换,就会造成两个半接手相互碰撞,导致半接手打坏,进而使得电机无法带动辊道一起旋转,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利用该装置更换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无需使用行车吊装电机,且能同时更换多个辊道电机弹性接手,从而缩短了辊道电机弹性接手的更换时间,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包括辊道托梁机构和小车,辊道托梁机构设置在辊道电机下方并与辊道端部相连,辊道托梁机构由辊道托梁和小车轨道两部分构成,小车轨道与辊道托梁相接,小车轨道设置在电机下方;所述小车设置在小车轨道上,小车沿着小车轨道移动。
所述小车包括车架、车轮、车轴、压盖和拉手柄,车架两侧对称设置有车轴,车轴轴身上套有车轮,压盖设置在车轮外侧将车轮固定在车轴上,车架尾部固定有拉手柄。
所述车轮通过一对轴承套在车轴轴身上,且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隔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该手动装置包括辊道托梁机构和小车,其中辊道托梁机构包括原有的辊道托梁和小车轨道,小车轨道可利用原有的辊道托梁加工而成,即将原有的辊道托梁延长,延长部分作为小车轨道。小车设置在小车轨道上且小车可沿着小车轨道来回移动。在更换弹性接手时,只需将小车推到电机下方并使电机随小车离开辊道一定的距离,即可对弹性接手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再通过小车将电机送回原位进行回装即可。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借助行车吊装电机即可同时更换多个弹性接手,从而缩短了弹性接手的更换时间,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同样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更换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安装有弹性接手的辊道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接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辊道电机弹性接手更换的手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辊道托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辊道,2电机,3弹性接手,301半接手,302弹性体,4辊道轴头,5电机轴头,6辊道托梁机构,601辊道托梁,602小车轨道,7小车,701车轮,702轴承,703车架,704隔环,705压盖,706车轴,707拉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