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化床外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8258.8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群;张树生;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于冠军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的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当固体颗粒中有流体通过时,随着流体速度逐渐增大,固体颗粒开始运动,且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固体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每个颗粒可以自由运动,固体颗粒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现象,称为流态化。流化床就是基于以上机理用来实现物料完成流态化的设备。流化床具有气固两相接触充分、传热传质均匀、床层温度均匀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能源、化工、环保和冶金等诸多行业。
在利用流化床进行化学反应、燃烧发电、干燥等过程时,流化颗粒的大小与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的效果;而在利用流化床进行制粒的过程中,对设备内部的粒子状况也要进行取样分析,从而进行流化颗粒的分级和筛选。在目前条件下,大部分的取样装置都是在流化床下部设置取样口,利用重力作用将取样的流化颗粒取出,流化床颗粒的取出和送回仍然无法实时进行。
中国专利文献CN1296018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相聚合反应系统的取样装置》,是利用流化床气相反应装置对具有危险性的气体进行取样。中国专利文献CN2655219公开了一种《负压式颗粒状物料取样装置》,采用封闭的取样室,利用真空系统产生负压,并将取样管做成伸缩式,实现对设备内部不同位置的多点取样,同时在取样系统中引入惰性气体,对管内的气体进行置换。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提出的取样方法,均不能实时进行取样,并且结构复杂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流化床技术不能实时取样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实时取样并送回的流化床外循环系统。该系统对外界环境和内部工艺参数不产生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流化床外循环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流化床外循环系统包括可视化粒度分选器、进气电控阀、进粒电控阀和气源;可视化粒度分选器为透明玻璃结构,包括本体,本体的内部设有上部空腔、下部空腔以及连通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的至少两条流道,本体的上部设有与上部空腔连通的进粒口,本体的下部设有与下部空腔连通的出粒口;可视化粒度分选器中的进粒口和出粒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流化床连接,进粒口与流化床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进粒电控阀,进气电控阀的一端与出粒口和流化床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气源连接。
可视化粒度分选器中的上部空腔呈沿流化颗粒流动方向向下倾斜的状态,从而对流化颗粒的流动进行引导。
可视化粒度分选器中的各条流道的宽度沿流化颗粒流动方向逐渐增加,每一条流道的宽度与通过该流道的流化颗粒粒径一致。这样,进入任一流道的流化颗粒尺寸大于或小于进入相邻流道的流化颗粒,在实时监测流化颗粒状况的同时对流化颗粒进行分级。
可视化粒度分选器中的每条流道的上部两侧高度沿流化颗粒的流动方向前侧高度大于后侧高度。这样,不同宽度的流道内堆积大小不同的流化颗粒,利于观察和对比。
上述流化床外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进气电控阀和进粒电控阀与电脑进行连接,以通过控制软件来实现对两者阀门的开合,避免手动开启阀门,利于操作。通过操作程序打开进气电控阀,此时气源内的气体以一定流速通入管道;然后打开进粒电控阀,流化床内的流化颗粒进入可视化粒度分选器内,先由进粒口进入上部空腔,并通过各条流道进入下部空腔,然后从出粒口排出,流回流化床中。流化颗粒在该外循环系统内形成一个顺时针流动循环。关闭进气电控阀后,该外循环系统仍然持续循环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流化床进行顶喷、底喷、切线喷时,都可以将流化颗粒取出和送回,从而对流化床制粒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减少了手动取出和送回的步骤,避免挥发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具有环保性能,并且不影响内部工艺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A处另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视化粒度分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流道两侧高度的示意图。
其中:1、流化床,2、可视化粒度分选器,3、进气电控阀,4、进粒电控阀,5、压力表,6、气源,7、本体,8、进粒口,9、出粒口,10、上部空腔,11、流道,12、下部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