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止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8532.1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主容;俞文君;沈志明;蔡新宇;邵炳辉;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7/08 | 分类号: | B61H7/08;B22D4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止轮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的车轮止动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橡胶止轮器。
背景技术
炼钢企业的铁水运输主要是靠铁路列车来运输的,一般情况下运送铁水的特种车辆在各工位停放时均采用橡胶止轮器实施制动。但在实际的生产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1)各工位点如预处理、倒罐站、扒渣间、排渣间等在生产作业中产生的氧化铁粉飘落在线路的轨面上,降低了橡胶止轮器对轨面的粘着力,造成橡胶止轮器容易滑落。(2)各工位点停放的车辆在生产作业中会产生震动,如混铁车的倾翻扒渣、倒铁水、预处理脱硫等,容易造成橡胶止轮器滑落。(3)有的工位点,如二前扒等因线路下沉产生的坡度,造成车辆停放后对止轮器产生挤压力,使得橡胶止轮器被挤压推移而导致滑落,甚至多次发生车辆溜动,直接危及到生产安全。(4)天气的因素如雨、霜、雪、露水等也会使橡胶止轮器对轨面的粘着力降低,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停放效果。(5)橡胶止轮器还需承受机车车辆的连挂作业时冲击挤压,而现有的橡胶止轮器抗挤压性能低,易产生开裂变形,既影响止动效果,又增加了橡胶止轮器的损耗。因此,现有的橡胶止轮器每年消耗量都很大,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橡胶止轮器与钢轨面的粘着力及抗挤压能力较差,导致橡胶止轮器从轨面滑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止轮器,可以确保车辆安全停放,还可以减少橡胶止轮器的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止轮器,设于列车的钢轨上,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橡胶体以及磁铁,橡胶体呈阶梯状结构,并与支架相固定,磁铁设于橡胶体底部,橡胶体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钢轨上。
所述橡胶体由多层长度不同的阻燃橡胶带叠置而成。
所述的支架呈”7”字形结构,支架上方开有螺孔,通过螺栓与设于支架下方的橡胶体相固定。
所述阻燃橡胶带的带体采用高强度、低延伸的纵向聚酯长丝和高强度的横向尼龙长丝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橡胶止轮器,设于列车的钢轨上,包括带有手柄的支架、橡胶体以及磁铁,橡胶体呈阶梯状结构,并与支架相固定,磁铁设于橡胶体底部,橡胶体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钢轨上。通过采用了磁铁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止轮器能在各种状态下都吸附在钢轨上,不因钢轨雨水、车辆震动等原因而掉落下来,通过磁力增加止轮器与轨面间的粘着力来提升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橡胶止轮器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橡胶止轮器的左视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橡胶止轮器的俯视图;
图2a是图1a中支架的主视图;
图2b是图1a中支架的左视图;
图2c是图1a中支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橡胶止轮器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a、图1b以及图1c所示的一种橡胶止轮器10,采用报废的阻燃橡胶输送带制成的阻燃橡胶带11和强磁铁12作为原料,手柄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如图2a、图2b、图2c所示的呈“7”字形结构的 支架14侧面,支架14上有三个螺孔,阻燃橡胶带11共有五片一片一片叠加起来,形成一个梯形,并在侧面至上而下有三个螺孔15,通过螺栓使阻燃橡胶带11整体固定在支架14上,橡胶止轮器10的底层阻燃橡胶带11上通过强力胶内嵌五块磁铁12。阻燃橡胶输送带的带体纵向含有高强度、低延伸优质聚酯长丝,横向采用高强度,模量适中的尼龙长丝,具有强度高,伸长小,带体轻、带体不脱层,抗冲击、抗撕裂等优点,提高了止轮器抗挤压、抗撕裂效果,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再者因采用生产作业线上的报废橡胶输送带作为主要制作材料,所以橡胶止轮器还具有制作成本低的特点。由于阻燃橡胶带11为层叠式,可实施针对性的片更换;强磁铁12利用磁力增强橡胶止轮器10与钢轨20之间的粘着力。三者结合既提高了橡胶止轮器10防脱落能力,又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轨与米轨双轨距转辙尖轨并轨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防撞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