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8680.3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秦淼清;钱忠弟;宣建兴;王绍辉;王荛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益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升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对直线升降柱推力、负荷及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升降柱以其外形精巧美观,升降平稳、工作精准、噪音低、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可升降工作台、舞台设计、影视拍摄等领域。直线升降柱在安装之前需对其推力、自锁性能、电流及速度等指标进行性能测试,现有的直线升降柱普遍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利用加载砝码的方式测试其负载及运行情况,虽测试方法简单实用,但测试指标单一,每次只能对其中的一个指标进行测试,检测效率较低、检测人工成本高,此外,现有的直线升降柱测试方法无法对直线升降柱的装配间隙进行准确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一次完成推力、自锁性能、电流、速度及装配间隙等指标性能测试的直线升降柱专用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包括台座,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还包括负载气缸、横向单作用气缸和控制中心,所述台座上固定有负载气缸,所述台座上还固定有一个升降柱压紧装置,所述升降柱压紧装置与负载气缸之间设有升降柱支架,所述横向单作用气缸固定在台座靠近升降柱支架处并与升降柱支架相垂直,所述升降柱支架上与横向单作用气缸相对的一边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负载气缸、升降柱压紧装置和横向单作用气缸控制连接。
所述升降柱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固定架和安装在压紧气缸固定架上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固定架固定在台座上。
所述负载气缸为二个,所述二个负载气缸平行放置,所述升降柱支架为二个,所述二个升降柱支架平行放置,所述横向单作用气缸为双向单作用气缸,所述横向单作用气缸置于二个升降柱支架之间,所述报警器为二个,所述二个报警器分别置于二个升降柱支架的外侧。
所述负载气缸的头部设有推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检测时只需把直线升降柱平放在升降柱支架上,通过升降柱压紧装置把直线升降柱压紧在升降柱支架上,启动负载气缸并对负载气缸设定一个额定负载,然后对直线升降柱进行通电启动,直线升降柱在伸长的过程中克服负载气缸的负载,此时,在控制中心的面板上即可即时读出直线升降柱在负载的情况下的伸长速度、即时电流、推力等指标,当直线升降柱在伸长到任意位置时对其断电,还可测出直线升降柱的即时自锁性能,与传统的加载砝码的方式测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不但方便,而且更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座,2-负载气缸,3-升降柱压紧装置,4-升降柱支架,5-控制中心,6-压紧气缸固定架,7-压紧气缸,8-推板,9-报警器,10-直线升降柱,11-横向单作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升降柱检测装置,包括台座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负载气缸2、横向单作用气缸11和控制中心5,所述台座1上固定有负载气缸2,所述台座1上还固定有一个升降柱压紧装置3,所述升降柱压紧装置3与负载气缸2之间设有升降柱支架4,所述横向单作用气缸11固定在台座1靠近升降柱支架4处并与升降柱支架4相垂直,所述升降柱支架4上与横向单作用气缸11相对的一边设有报警器9,所述控制中心5分别与负载气缸2、升降柱压紧装置3和横向单作用气缸11控制连接。
具体检测时,先把直线升降柱10平放在升降柱支架4上,开启升降柱压紧装置3把直线升降柱10压紧,直线升降柱10的头部需与负载气缸2的头部相对并对准,然后开启负载气缸2,使负载气缸2的头部顶实直线升降柱10的头部并加载至额定压力,保持负载气缸2的加载压力,开启直线升降柱10使其伸长,在直线升降柱10克服负载气缸2的负载伸长的过程中,即可在控制中心5的面板上读出其即时的电流、伸长速度、推力等指标;在直线升降柱10克服负载气缸2的负载伸长的过程中,当直线升降柱10伸长到任一位置时,对直线升降柱10断电,负载气缸2对直线升降柱10的额定负载继续存在,此时,即可检测出直线升降柱10的自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益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益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