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8696.4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山 |
主分类号: | B60B1/14 | 分类号: | B60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自行车 轮圈 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轮圈结构,尤其是涉及到碳纤维自行车的轮圈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带内胎的碳纤维自行车辐条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碳纤维轮圈本体1由半封闭的胎位槽孔11和封闭的腔室12组成,二者上、下排列,由碳纤维一体构成,胎位槽孔11卡设容纳内胎,内腔室底部壁体120间隔的加工成供辐条螺母5穿过的锁固孔,辐条螺母5穿过锁固孔以锁紧固定辐条2的末端,辐条2的另一末端固定在花鼓上;为增加锁固孔周围壁体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破损影响自行车的强度、轮圈的使用寿命,设计者在腔体底部内埋铝条6,以增加锁固孔周边壁体的强度,在组装时,为了将辐条螺母5装在锁固孔中,会在胎位槽孔11的底部壁体上加工一个能让辐条螺母5通过的过孔,并借助细铁丝做为引线,让辐条螺母5通过过孔逐个装设在若干个锁固孔中,这种装配速度非常慢、耗时,效率低;由于加工让辐条螺母5穿过的过孔,破坏了碳纤维轮圈本体的完整性,影响它强度及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让碳纤维轮圈强度高,装配速度快、缩短生产时间、且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结构,包括碳纤维轮圈本体、若干根辐条和花鼓,碳纤维轮圈本体设有胎位槽孔及腔室,二者上下排列,胎位槽孔及腔室的壁体由碳纤维一体构成,腔室底部外侧间隔的设有若干个与之壁体一体成型的、且与辐条的个数相匹配的辐条座,辐条的一端与辐条座相贴合并用螺钉固定联接,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花鼓上。
所述的辐条座设为弧形片状凸耳。
所述的辐条由碳纤维制成,其与辐条座联接的外端为弧形片状,其内端套接具有外螺纹的金属牙套。
所述的辐条座设为具有双弧形的凸耳;所述的辐条的外端设为与双弧形的凸耳相匹配的双弧形片状,其内端套接具有外螺纹的金属牙套。
所述的花鼓包括碳纤维管轴、碳纤维管、轴承、碳纤维花鼓基座、碳纤维花鼓上盖、若干个辐条螺母和紧固盖;碳纤维管轴设成中间大两端小的阶梯轴,在大轴的两端各装配一轴承,碳纤维管套装在碳纤维管轴大轴和轴承之外;碳纤维管外壁两端设有阶梯面,两个碳纤维花鼓基座分别装配在碳纤维管的两端,碳纤维花鼓基座径向间隔设有与辐条相配的安装孔,碳纤维花鼓基座的外端设为凹面,凹面与安装孔相通构成组装腔室;辐条内端穿过安装孔在凹面内与辐条螺母锁固联接;碳纤维花鼓上盖套装在碳纤维花鼓基座外将凹面封闭,紧固盖串接在碳纤维花鼓上盖外并将碳纤维花鼓上盖与碳纤维花鼓基座轴向固定。
所述的轴承为培林。
所述的辐条螺母设有半球形的头部,本体外径与碳纤维花鼓基座的安装孔相适配;螺纹孔贯穿头部和本体,并与辐条的金属牙套外螺纹相配。
所述的紧固盖设有通孔,通孔孔径与碳纤维管轴的小端外径相匹配,紧固盖与碳纤维管轴的小端胶合固定。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由于在碳纤维轮圈本体底侧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辐条座用于固定辐条,不需要在胎位槽孔的底部壁体加工角度孔,保持了其壁体的完整性,不但减少了加工程序、节省人力、物力,便于折装、操作简单,还增加了轮圈本体抗拉强度和使用寿命。
其二、又因不需要用引线穿入辐条螺母,这样组装辐条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化了制作时间、提高了产品强度;外观新颖、漂亮,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三、由于花鼓的组件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减轻了自行车的重量,同时各组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碳纤维辐条内端外设金属牙套,增加了辐条强度及拉力;辐条螺母的本体穿过碳纤维花鼓基座将辐条内端锁紧,其头部设置在凹面内,便于辐条螺母与辐条组装拆卸、可以更好的调节辐条的张力,便于调整轮圈的真圆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辐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轮圈本体与辐条外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鼓与辐条内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结构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结构,包括碳纤维轮圈本体1、若干根碳纤维辐条2和花鼓3,碳纤维轮圈本体1设有胎位槽孔11及腔室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山,未经王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声像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