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8712.X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景山 |
主分类号: | B60B21/06 | 分类号: | B60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组装 碳纤维 自行车 轮圈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轮圈结构,尤其是涉及到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轮圈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带内胎的碳纤维自行车辐条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碳纤维轮圈本体1由半封闭的胎位槽孔11和封闭的腔室12组成,二者上、下排列,由碳纤维一体构成,胎位槽孔11卡设容纳内胎,内腔室底部壁体120间隔的加工成供辐条螺母5穿过的锁固孔,辐条螺母5穿过锁固孔以锁紧固定辐条2的末端,辐条2的另一末端固定在花鼓上;为增加锁固孔周围壁体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破损影响自行车的强度、轮圈的使用寿命,设计者在腔体底部内埋铝条6,以增加锁固孔周边壁体的强度,在组装时,为了将辐条螺母5装在锁固孔中,会在胎位槽孔11的底部壁体上加工一个能让辐条螺母5通过的过孔,并借助细铁丝做为引线,让辐条螺母5通过过孔逐个装设在若干个锁固孔中,这种装配速度非常慢、耗时,效率低;由于加工让辐条螺母5穿过的过孔,破坏了碳纤维轮圈本体的完整性,影响它强度及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让碳纤维轮圈强度高,装配速度快、缩短生产时间、且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包括碳纤维轮圈本体、联接件、若干根辐条和花鼓,碳纤维轮圈本体设有胎位槽孔及腔室,二者上下排列,胎位槽孔及腔室的壁体由碳纤维一体构成,腔室底部埋设有若干个间隔等分的铝件,铝件设有内螺纹孔,其内螺纹孔的角度与辐条组装角度相适配,铝件的个数与辐条的个数相匹配,辐条的一端通过联接件锁固在碳纤维轮圈本体的铝件上,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花鼓上,所述的碳纤维轮圈本体腔室底部壁体还设有供辐条穿过的过孔。
所述的联接件设为大、小端,小端设为与铝件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杆,大端设有内螺纹孔,外螺纹与内螺纹设为正、反牙。
所述的花鼓由铝合金制作,其两端均设有通孔。
所述的辐条,由钢丝制成,其一端设有与联接件的内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其另一端向外侧弯折穿过花鼓的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背景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其一、由于碳纤维轮圈本体的腔室底部埋设有若干个间隔等分的铝件,钢丝辐条通过联接件锁固地铝件上,不需要在胎位槽孔的底部壁体加工过孔,保持了其壁体的完整性,不但减少了加工程序、节省人力、物力,还增加了轮圈本体抗拉强度和使用寿命;又因不需要用引线穿入辐条螺母,这样组装辐条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化了制作时间、提高了产品强度;
其三、由于将内埋的铝条,设有与辐条一一相配的独立的铝件,其受力的轴向厚度加大,不但受力效果更好,产品的重量也有所减轻。
其四,由于联接件的外螺纹杆与内螺纹孔为正反牙,旋转组装时,可同时与辐条和碳纤维轮圈本体的铝件装配,节省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辐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轮圈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各组件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图3、图4所示,便于组装的碳纤维自行车轮圈组件,包括碳纤维轮圈本体1、若干根由钢丝制成的辐条2、花鼓3和联接件4,碳纤维轮圈本体1设有胎位槽孔11及腔室12,二者上下排列,胎位槽孔11及腔室12的壁体由碳纤维层一体构成,腔室12底部埋设有若干个间隔等分的铝件13,铝件13设有内螺纹孔131,其内螺纹孔131的角度与辐条2组装角度相适配,铝件13的个数与辐条2的个数相匹配;联接件4设为大端41和小端42,小端42设为与铝件13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杆,大端41设有内螺纹孔410,外螺纹与内螺纹设为正、反牙;联接件4的小端42与铝件5螺纹联接,大端42与辐条2螺纹联接;由于联接件4的外螺纹杆与内螺纹孔为正反牙,旋转组装时,可同时与辐条2和碳纤维轮圈本体1的铝件13装配,节省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减去了辐条螺母5的使用,产品的重量也有所减轻;又因与辐条2相配的独立铝件13,其受力的轴向厚度加大,增加了碳纤维轮圈本体1的受力强度;所述的花鼓3由铝合金制作,其两端均设有供辐条穿过通孔31;辐条2的另一端向外侧弯折穿过花鼓3的通孔31,通过螺母6锁紧;碳纤维轮圈本体1腔室12底部壁体还设有供辐条2穿过锁固在铝件13的过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景山,未经王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舍弃式钻头的制备方法及该舍弃式钻头
- 下一篇:平衡流体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