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9875.X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镜清;杨小超;胡现彪;张东阳;付长营;王志斌;张瑞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复合型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泊、河流、池塘等水域水的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许多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造成水质严重恶化,直接影响了水体的质量和景观,并危害着牲畜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削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又能美化环境的方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人工浮岛具有可移动式运行、无动力、无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目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以能漂浮在水面且不易分散的材质为载体,于其表面上人为栽植各种适合水域生长的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的水质净化系统。浮岛中的水生植物利用自身的根系直接吸收N、P等营养物质,然后转化储存到植物茎叶,通过多次的植物收割来有效的除去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同时,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承载着很多活跃的生物群体,通过植物与微生物包括嗜磷、不同氮细菌的协同作用降解转化水中的N、P物质;而且浮岛植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氧通过植物的茎和叶向根区输送,使根区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环境,促进硝化、反硝化反应进行,利于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
申请号为200920086019.7的中国专利提到一种能适应高价值陆生植物在自然水体中生长,并对氮磷等污染物去除的多功能植物浮床,该实用新型稳固性好,具有较好的抗风浪能力;但是该实用新型的不足在于空间利用率小,种植植物较少,而且制作过程比较繁琐。申请号为201010189597.0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及其使用方法,该实用新型在上浮床编织网上种植水生植物,在下浮床网箱中养殖小型滤食性鱼类,在网箱底部养殖贝类,可以较好的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但是一般水体中单位水箱内食物有限,在箱体中养鱼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导致鱼类死亡,造成额外污染。还有一种艾因木浮岛,这种浮岛以再生塑料、纸屑等为原料制作,该浮岛较重,生产费用较高,而且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它是将人工浮岛设计成两层结构,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种植沉水植物,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净化效果,而且避免了植物种类的单一性,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其中:它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支撑柱,上框架与下框架通过支撑柱连接,上框架为上开口容器,其内装有上基质,下框架由空心管相互绑扎而成,空心管两端管口通过塞子密封,空心管内设置有下基质,空心管上设置有种植孔,空心管两侧设置有透水孔。
进一步,所述的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置有塑料网,塑料网设置在上框架与下框架的四周。
进一步,所述的下框架通过铁片缠绕后再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为木板,下框架通过支撑板与支撑柱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框架的开口上、种植孔上、透水孔上均覆盖有纱网。
进一步,所述的下框架的面积≥上框架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的上框架上设置有平衡砝码。
进一步,所述的上框架由木板相互固定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双层结构,并且每层各有各的特点,其中上层和下层均填充有基质,种有植被,此种搭配有效利用了水体空间,增加了浮岛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
2、本实用新型设计下层面积大于等于上层,使上层不至于遮挡住进入下层的光线而影响下层沉水植物的生长,这种结构更有利于上下层植物的共同生长,使它们更好的发挥去污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基质按照一定比例采用沸石,陶粒,膨胀蛭石和玉米芯组成,有利于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缩短微生物挂膜时间,增强了对水中的N、P的去除作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制造。
5、本发明对水体污染物存在一个较快的降解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受损水体得到恢复,应用本发明一个月后,浮岛附近水体中污染物指标可看出明显降低,总磷去除可达30-45%,总氮可达45-55%,氨氮去除率达40-50%,有机物去除率达35-50%,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标可增加4-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9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机被驱动配重铁的质量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致发光电子装置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