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0785.2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迎雪;李钢;高如泰;田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sup 工艺 效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化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系统,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中的氮磷是造成河流、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A2/O由于其工艺简单,能同时实现脱氮除磷,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A2/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示意图。现有技术包括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竖流式沉淀池5,进水管1连接厌氧池2,出水管6连接竖流式沉淀池5,所述竖流式沉淀池5连接剩余活性污泥管25,该管分别与回流污泥管28和污泥排出管26连接;所述回流污泥管28与厌氧池3连接;所述回流污泥管28上设有回流污泥泵27,好氧池4连接有空气管17;所述好氧池4与缺氧池3之间连接有硝化液回流管24,该硝化液回流管24上设有硝化液回流泵23;所述厌氧池2和缺氧池3内均设有搅拌机21、22。
但随着对污水水质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A2/O工艺所存在的内在固有缺欠明显凸显,即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很难在同一系统中同时获得氮、磷的高效去除。其中碳源的缺乏以及反硝化脱氮与厌氧释磷过程对碳源的竞争已成为影响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限制因子。目前常用的碳源有甲醇、乙醇和乙酸等化学有机物,尽管化学碳源的添加会提高氮的去除效率,但同时会增加运行费用,而且还有可能影响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处理要求。开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强化工艺和开发有效碳源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研发出一种可以强化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A2/O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臭氧将剩余活性污泥转化为溶解态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提高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并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为:将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所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氧化剂破坏细菌细胞壁,实现污泥细胞的溶解,从而将胞内大量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释放出来,再将臭氧氧化后的剩余活性污泥回流至缺氧池的前端,作为反硝化补充碳源。而缺氧池流出液则回流至厌氧池前端,提高了厌氧池的释磷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化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系统,其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及竖流式沉淀池;一进水管连接厌氧池,所述竖流式沉淀池连接出水管,各池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还包括臭氧接触反应器,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器与竖流式沉淀池之间通过剩余活性污泥管连通;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器与缺氧池之间连接有臭氧氧化污泥回流管。
还包括一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分别连接好氧池和缺氧池,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设有硝化液回流泵。
还包括一缺氧池混合液回流管,所述缺氧池混合液回流管分别连接缺氧池和厌氧池,所述缺氧池混合液回流管上设有缺氧池混合液回流泵。
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器底部连接臭氧发生器。
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器顶部通过尾气排放管连接尾气吸收装置。
所述臭氧接触反应器底部连接有一臭氧氧化污泥管。
所述臭氧污泥管通过三通管分别与臭氧氧化污泥回流管和臭氧氧化污泥排出管连接。
所述臭氧污泥管、臭氧氧化污泥回流管和臭氧氧化污泥排出管均设有阀门。
所述厌氧池和/或缺氧池内设有搅拌机。
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接触反应器的设置将剩余活性污泥通过臭氧氧化转化为易被生物利用的溶解态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并在现有A2/O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3套回流系统,缺氧池混合液回流管的设置,硝化液回流管的设置及臭氧氧化污泥回流管的设置为反硝化提供碳源的同时,避免了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干扰释磷。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了A2/O的脱氮除磷效果的同时,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
附图说明
图1 是现有技术A2/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0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震荡分离含油泥沙装置
- 下一篇:智能净水程控直饮开水器
- <100>N<SUP>-</SUP>/N<SUP>+</SUP>/P<SUP>+</SUP>网状埋层扩散抛光片
- 零50电力L<SUP>2</SUP>C<SUP>2</SUP>专用接口<SUP></SUP>
- 高保真打印输出L<SUP>*</SUP>a<SUP>*</SUP>b<SUP>*</SUP>图像的方法
- 在硅晶片上制备n<sup>+</sup>pp<sup>+</sup>型或p<sup>+</sup>nn<sup>+</sup>型结构的方法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79</sup>Se、<sup>93</sup>Zr、<sup>107</sup>Pd联合提取装置
- <sup>182</sup>Hf/<sup>180</sup>Hf的测定方法
- 五环[5.4.0.0<sup>2</sup>,<sup>6</sup>.0<sup>3</sup>,<sup>10</sup>.0<sup>5</sup>,<sup>9</sup>]十一烷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 含烟包装袋中Li<sup>+</sup>、Na<sup>+</sup>、NH<sub>4</sub><sup>+</sup>、K<sup>+</sup>、Mg<sup>2+</sup>、Ca<sup>2+</sup>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base:Su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