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站台门的滑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086.X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碷;李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恩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3/46;E05F15/06;E0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站台门的滑门结构,尤指一种使用气压驱动滑门开合、并利用轨道增进滑门刚性强度的站台门的滑门结构。
背景技术
站台门的设置,除了在防范人员、物品不当侵入轨道发生危险事故外,其对于节省站台与列车执勤人力、配合空调节能或自然通风等项目,也具有积极的正面功效。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94127736号站台门装置及其设置方法,以及第94126757号站台门装置等,都是针对站台安全维护的设计。
然而,至今众多车站站台仍无站台门设置,其问题在于经费的拮据,而常见站台门的滑门开合结构,多通过各滑门各自独立的电力驱动元件(如伺服电动机)进行控制,所以,无论是电力驱动元件,或是控制电路的设置,均是一项昂贵的成本支出,造成整体工程费用庞大。为此,现行各车站站台门的设置,其成本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台门的滑门结构,以使站台门达到安全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的滑门结构,所述站台门的滑门结构包含:至少一片设置于站台门闸口并能进行开、合动作的滑门,所述滑门的一侧面设有一用于悬吊支撑与导向的轨道组,且滑门通过并联气压的一气压缸驱动开、合动作。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轨道组包含两线性滑轨、多个滑座与两承座;两线性滑轨分别锁结于滑门的轨道侧侧面,且两线性滑轨彼此保持平行;多个滑座通过两承座分别定位固定,滑门通过两线性滑轨与滑座的对应配置而进行开、合动作。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两线性滑轨分别与滑门的框架通过密集式的锁点相互锁结。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门开、合的行程末端均设置有缓冲器。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缸为具有伸缩杆及缸体的有杆气压缸。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缸的伸缩杆头端固结于滑门的框架,而气压缸的缸体固设于一固定座。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缸为具有滑块及缸体的无杆气压缸。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缸的滑块固结于滑门的框架,且气压缸的缸体与线性滑轨保持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滑门采用并联气压作为动力源来统一驱动开合动作,有别于传统通过电力驱动滑门动作,如此可省却每一滑门配置一电动机的昂贵设置费用,以利于站台门的设置成本降低;
2)本实用新型在滑门的轨道侧侧面通过一轨道组进行悬吊支撑,使滑门可受轨道组的支撑与导向,并通过轨道组增进滑门侧向受力的刚性强度,以确实达到安全防护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在滑门开合动作的行程末端设置有缓冲元件,通过缓冲元件吸收滑门开合冲程的撞击力道,使滑门的开合动作可快速顺畅就位,而不会有终点顶碰的情形发生,以确保站台门紧实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系统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轨道组的配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滑门呈开启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配置示意图(滑门呈关闭状态);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压缸的另一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部件名称:
滑门-1;站台门-10;横框-11;悬臂-11a;直框-12;中间框-13;悬臂-13a;强化玻璃-14;遮板-15;
轨道组-2;线性滑轨-21;滑座-22;承座-23;承座-23’;
气压缸-3;伸缩杆-31;固定座-32;缓冲器-33;滑块-34;
隔离墙-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以下附图及实施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的滑门结构,主要使滑门1通过一轨道组2进行悬吊支撑,并利用一气压动力的气压缸3进行驱动滑门1开合动作,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恩,未经李承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0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