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连接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194.7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烟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裕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宛文鸣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线,特别涉及一种软性连接的数据连接线。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以来,USB都是电子设备与电脑之间的标准接口,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使用USB产品来与电脑交换数据,现有的USB产品多采用标准的USB连接件,USB产品的前端设置专用USB连接件,通过该USB连接件与USB端口相连。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USB连接线一般用于办公及数码产品外围设备的连接中,但在内部转接中,也只能使用在体积比较大、精度要求比较小的大型设备中。既不便于携带也不符合电子产品应简约,精致的人性化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数据连接线,以克服现有的连接线连接不方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据连接线,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为USB插口,第二端口与待连接的电路板相连,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通过柔性线路板FPC相导通。
其中,柔性线路板FPC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
其中,USB插口为USB2.0或USB3.0插口。
其中,USB插口为一体式的USB胶芯接触弹片,USB插口通过设置在数据连接线上的铁壳与柔性线路板FPC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数据连接线,体积小、重量轻,可用于精密小型电子设备;本数据连接线,可弯折、挠曲,可用于动态电子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安装在任何几何形状的设备中;本数据连接线,能向三维空间扩展,提高了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的后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原始三件体组合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USB插口(CN.1)的主视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第二端口(CN.2)的侧视结构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柔性线路板,2---USB插口,3-第二端口,4-USB胶芯接触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数据连接线包括:USB插口2和第二端口3,第二端口3与待连接的电路板相连,USB插口2与第二端口3通过柔性线路板1(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相导通。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数据连接线中,其内部芯片通过设置于其上的USB胶芯接触弹片4插装在外壳内,USB插口2通过设置在数据连接线上的铁壳与柔性线路板FPC相连。
本柔性线路板1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既可弯曲、折叠、卷绕,可在三维空间内随意移动及伸缩、散热性能好。
优选地,USB插口为符合USB2.0或USB 3.0的插口。
本实用新型的数据连接线,体积小、重量轻,可用于精密小型电子设备;本数据连接线,可弯折、挠曲,可用于动态电子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安装在任何几何形状的设备中;本数据连接线,能向三维空间扩展,本实用新型在铁壳接触PIN与其它PIN成为同一平面,可用于软板和硬板的配合,提高了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的自由度,有利于后续加工工艺及半自动的加工。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裕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裕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信号处理电路
- 下一篇:多功能安全插座及插头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