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理条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310.5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谭和平;徐海卫;曹江萍;曾潇;汤江文;兰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理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以茶饮料为主的产品越来越多,对原材料茶叶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高。这就对茶叶加工机械的功能性、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茶叶理条机通过运动架在机架上往复运动,使得设置在运动架上的理条槽往复运动,茶叶放置在理条槽内,加热装置对理条槽加热,从而使得茶叶在往复运动中被烘干定型,运动架的运动以及加热器均由控制器控制。要使茶叶的品质得到提高,就需要恒温烘干和相应的往复运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茶叶理条机因为其特殊的结构特性以及加热源的不同导致测温比较难,加热源一般为电阻丝或者远红外加热,而一般使用传统的热电偶因为其为接触式测温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或者放于被加热空气中,其测温的速度、抗干扰能力和安装都很困难,更严重的是其一般测温都存在很大的误差。目前这些设备加工出的每批茶叶的品质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设备中这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基于以上原因提出采用红外非接触温度测控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温的茶叶理条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加热设备、动力装置、运动架以及理条槽,运动架安装在机架上并与机架动配合,所述运动架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理条槽安装在运动架上,加热设备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理条槽位置相匹配,还包括安装在理条槽旁的红外测温仪。
进一步的是,红外测温仪正对理条槽的外壁。
进一步的是,红外测温仪与理条槽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红外测温仪形状相适配的通孔,红外测温仪正对通孔。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动力装置与加热设备均与控制器相连,红外测温仪与控制器相连,红外测温仪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和加热设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气源和与气源相连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口朝向红外测温仪。
进一步的是,气源为脉冲气源。
进一步的是,加热设备为电磁加热设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电控柜,该茶叶理条机的电器元件设置在电控柜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红外测温仪测定理条槽的温度,无需直接接触理条槽,从而避免了空气流通对测温的干扰,使得测定的温度更加准确稳定。红外测温仪可以正对理条槽的外壁,这样使得测温更加稳定。红外测温仪与理条槽的外壁之间还可以设置隔板,仅通过通孔来测温,从而防止其它部位对红外测温仪的干扰。红外测温仪还可以与控制器相连,从而使控制器按照实际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和动力装置,从而使得运动架的速度合适,温度恒定。还可以设置气源和喷嘴,从而定期吹掉红外测温仪镜头上的灰尘,防止灰尘干扰测定。加热设备采用电磁加热设备可以节约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处放大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机架1、运动架2、理条槽3、动力装置4、控制器5、隔板6、通孔7、红外测温仪8、喷嘴9、电控柜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加热设备、动力装置4、运动架2以及理条槽3,运动架2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机架1动配合,所述运动架2由动力装置4驱动,所述理条槽3安装在运动架2上,加热设备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理条槽3位置相匹配,还包括安装在理条槽3旁的红外测温仪8。理条槽3的外壁即为盛装茶叶内壁的相反的侧壁,红外测温仪8属于非接触类测温仪器,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多个,以准确测出各个部位的温度。茶叶在放入理条槽3后,在动力装置4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加热设备再对理条槽3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茶叶快速烘干定型。由于此时红外测温仪8一直在监测理条槽3的温度,操作者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加热设备,从而控制理条槽3的温度。红外测温仪8并不受空气的影响,因此即使在理条槽3往复运动时也不会受到额外的影响,从而使得测定的温度更加精确可靠。
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定理条槽3的温度,如图2所示,红外测温仪8正对理条槽3的外壁。也就是红外测温仪8垂直于理条槽3外壁表面,这样红外线就可以直射入红外测温仪8内,从而测得的温度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 下一篇:形状复杂且带有多处斜顶制品缓顶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