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1558.1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刚;蒋伟群;黄强;高峰;张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史建群;蔡凤苞 |
地址: | 2142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对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解处理流程长,处理效果好,且稳定的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并可使用废铁屑为原料,也不需消耗电力资源,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印染、染料、重金属、农药、医药石油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微电解装置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类,固定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填料铁屑容易容易钝化、板结,容易出现堵塞问题,导致处理效果随时间下降。流化床铁屑和颗粒焦炭混合,采用搅拌机搅拌或者采用转动式滚筒状装置搅动填料,可以解决填料板结问题,但为保持填料流化,填料需不断搅动,动力消耗大,搅拌机叶轮磨损大,并且填料容易流失,工艺控制能力弱。因而实际应用仍以固定床为主流。
固定床又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立式反应器,例如中国专利 CN2913345、CN201620059所述,虽然分层设置具有高的填料层,加长了处理流程,水流均匀,处理效率高,但高的填料层表面附着污染物不易清洗,填料易板结,表面易钝化,时间长后易造成处理效率明显下降,且上下多层填料串联更换麻烦,运行维护难度大。卧式反应器,例如中国专利CN2513982,虽然可以通过安装搅拌装置,克服填料板结问题,但但动力消耗和叶轮磨损大,并会出现水流短路,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密封罅漏现象严重,处理效率也不高。然而客观上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处理水中污染物不可避免会附着在铁填料表面,造成填料堵塞,不仅会增大水头损失,导致出现短流或沟流,而且弱化了微电解处理效果。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电解处理流程长,处理效果好,不易钝化板结,不堵塞,效果稳定,动力消耗少的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采用横向分隔的多个反应区处理串联,既达到延长处理流程,又每个分隔单元填料高度相对较低,曝气气流对填料冲刷效果好,污染物不易附着堵塞,其次反应器高度低,更换填料方便,可以始终保持处理过程有足够的反应填料,使得处理效果稳定,从而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包括分隔流程串联的微电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分隔为竖隔板上下交错横向分隔,形成上下相通折返流程。
实用新型微电解装置,除内部分隔方式不同于现有技术(横向上下连通分隔),其余均可以同现有技术,例如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反应装置上部敞口,可以从上部添加、更换填料,有利于方便更换填料,反应装置可以是反应槽,也可以是反应池,微电解填料可以是铁碳填料、铁铝碳填料,以及其他微电解反应填料。反应装置为一侧上部进水另一侧上部出水。
此外,为增强对填料表面清洗作用,一种较好是在处理装置外部增设一由泵、循环水管、多孔管组成的外部气水循环,通过强制高压、大水量气水循环,提高对填料表面的冲刷清洗作用,有效避免填料表面结垢、堵塞、板结。以及在循环管路中设置排渣阀,即外部气水循环管路中有排渣阀,定期开阀排渣(泵吸排渣和重力排渣)。
实用新型废水处理微电解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横向分隔成上下相互连通的单元格,使处理水以折返流程依次通过各单元格,不仅增加了铁碳填料反应处理流程和时间,而且每个分区单元填料高度相对较低,不仅反应曝气流化摩擦对填料表面冲刷效果好,污染物不易附着在填料表面,有效使用周期长,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堵塞、板结纯化,而且填料表面附着污染物后,冲洗清除容易,填料更换也容易,使得处理效果更稳定。并且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填料颗粒逐渐变小,经填料支撑多孔板孔进入底部,在底部曝气作用下,可以使细微颗粒处于流化状态,更是增加了填料与废水充分微电解反应,因而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填料高度相对较低,进水和冲洗时动力消耗低。横向分隔流程,克服了卧式反应器水流易短路,设备利用率低的不足。上部敞口型,装填更换填料更方便,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再就是,再增加外循环气水冲洗,更是可以消除微电解反应器填料易堵塞、板结的避端,确保高的处理效果功能发挥。同时通过在循环管路中设置排渣阀,还可以定期将清洗污染物排出反应器外,避免长期驻留影响处理效果。实用新型装置突破了现有技术反应器容积小,不能适应大水量处理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