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628.3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自强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5J9/08;B25J9/10;B25J18/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吹瓶机 伸缩 套型分距式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吹瓶机分距式机械手,特别是涉及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
背景技术
采用PET等塑料原料,经注拉吹加工成中空容器,例如矿泉水瓶、油瓶等,首先采用注塑机将塑料原料注制成瓶胚,瓶胚通过加热器二次加热,再由拉吹机将加热后的瓶胚拉吹成型。现有设备为加热器(烘箱)与拉吹机共用同一链条运行轨道,链条上加温座的间距由拉吹后的容器(瓶子)大小所决定,所以间距较大,加热器利用率比较低,特别是生产大容量瓶子时,加温座(瓶胚支承座)的间距更大,加热器的热利用率更低,机器耗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改变上胚后瓶胚的间距,提高加热器利用率的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安装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滑轨,在左固定板上安装伸缩套,伸缩套由多节外径递减的空心圆柱所组成,外径大的圆柱套在外径小的圆柱外面,外径大的圆柱内壁上口部制有挡块,外径小的圆柱外壁下口部制有卡块,挡块与卡块相配合,右固定板上安装分距气缸,分距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套的底部相配合,在滑轨上安装多组机械手,最左边的一组机械手与左固定板相固定,在其余机械手下固定滑块,滑块与滑轨相接触,在滑块一侧安装连接块,连接块另一侧与对应各节圆柱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首先由分距气缸带动伸缩套底部的圆柱向右拉动,伸缩套底部的圆柱通过连接块带动最右边的一组机械手移动,当移动到下一节圆柱的底部位置时,大外径圆柱通过口部内壁的挡块与小外径圆柱底部外壁的卡块配合,带动小外径的圆柱一起向右移动,同时小外径圆柱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组机械手移动,直到每个圆柱之间都互相卡紧,机械手移动到位,完成分距,反之则使各组机械手紧靠一起,本方案通过伸缩套带动机械手移动进行分距,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同心度好,使加热器中紧密排列的瓶胚通过分距式机械手能准确的放入拉吹机较宽排列的固定座上,分距精准。
本实用新型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为3组以上。机械手越多,上胚效率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分距状态示意图;
图2是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紧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吹瓶机伸缩套型分距式机械手,如图1-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底板上安装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和滑轨4,在左固定板2上安装伸缩套21,伸缩套由多节外径递减的空心圆柱22所组成,外径大的圆柱套在外径小的圆柱外面,外径大的圆柱内壁上口部制有挡块23,外径小的圆柱外壁下口部制有卡块24,挡块与卡块相配合,右固定板3上安装分距气缸31,分距气缸的活塞杆32与伸缩套21的底部相配合,在滑轨4上安装多组机械手41,最左边的一组机械手与左固定板2相固定,在其余机械手下固定滑块42,滑块与滑轨相接触,在滑块一侧安装连接块43,连接块另一侧与对应各节圆柱22相固定。首先由分距气缸31带动伸缩套21底部的圆柱22向右拉动,伸缩套底部的圆柱通过连接块43带动最右边的一组机械手41移动,当移动到下一节圆柱22的底部位置时,大外径圆柱通过口部内壁的挡块23与小外径圆柱底部外壁的卡块24配合,带动小外径的圆柱22一起向右移动,同时小外径圆柱通过连接块43带动第二组机械手移动,直到每个圆柱之间都互相卡紧,机械手移动到位,完成分距,反之则使各组机械手紧靠一起,本方案通过伸缩套21带动机械手移动进行分距,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同心度好,使加热器中紧密排列的瓶胚通过分距式机械手能准确的放入拉吹机较宽排列的固定座上,分距精准。所述机械手41为3组以上。机械手41越多,上胚效率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自强,未经王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