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1810.9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工昌;杨勇;杨志伟;郭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背景技术
振动棒是用于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用于楼面、路面、桥面等场合的振动棒,加上电机重达25KG以上,人工手握振动棒皮管式操作极易使工人疲劳,长时间使用甚至会损害人体健康,同时电机也需要不时移动和看护(主要防止水进入电机造成短路),严重消耗工人体力、精力,使工作效率大为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推车,不仅便于操作、防护且易于移动,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一些简易构件去掉,即可用于运送一些器械、材料等,实现一车多用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推车,包括车体、车轮、与车体通过支撑杆连接的操纵杆,以及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操纵杆的端部安装有振动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车体的底面朝下延伸有一对与车轮组合安装的安装部,每一个安装部开设有卡槽,车轮通过车轮轴固定在卡槽内而与车体组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卡槽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支撑杆上方连接有与操纵杆连接的支撑钉,所述支撑杆与支撑钉用螺纹实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支撑杆通过其上方的支撑钉安装在操纵杆的半球形凹槽内而与操纵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操纵杆的一个端部连接有半球形挡块,所述振动棒安装在该半球形挡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所述操作杆以螺纹与螺纹孔的形式与半球形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推车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手推车在使用时,一手操纵车体的车把,一手操作操纵杆手柄,即可实现对混凝土的捣固作用,从而,克服了振动棒在使用过程中费力、损害人体健康、工作效率低等缺陷,并具有安装简便、功能多样化、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推车使用时的立体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推车除去电机的立体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推车除去电机和操纵杆的立体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纵杆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梯形块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撑钉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操纵杆与支撑钉连接的立体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为半环形挡块,2为车体,3为操纵杆,4为车轮,5为支撑钉,6为支撑杆,7为梯形块,8为螺母,9为螺栓,10为电机,11为振动棒,12为振动棒皮管,13为第一螺纹孔,14为第二螺纹孔,15为U形的卡槽,16为螺钉,17为第一圆孔,18为第一半球形凹槽,19为第二半球形凹槽,20为第二圆孔,21为第三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推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推车包括车体2、车轮4、与车体2通过支撑杆6连接的操纵杆3,以及与车体2固定连接并驱动操纵杆3的电机10。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车体2为顶面及一个侧面开放的矩形结构,车体2的底面朝下延伸有一对与车轮4组合安装的安装部,每一个安装部开设有U形的卡槽15,车轮4通过车轮轴固定在U形的卡槽15内而与车体2组合连接;请特别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车体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和第二螺纹孔14,所述电机10通过螺钉16与螺纹孔13的连接而与车体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通过第二螺纹孔14与车体2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5至图7所示,所述支撑杆6上方连接有支撑钉5,所述支撑杆6与支撑钉5用螺纹实现连接,所述操纵杆3上设置有第一半球形凹槽18,所述支撑杆6通过其上方的支撑钉5安装在操纵杆3的第一半球形凹槽18内而与操纵杆3连接。
所述操纵杆3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第三螺纹孔21,该操作杆3通过该第三螺纹孔21连接有半环形挡块1;所述支撑钉5与操纵杆3通过3个相同尺寸的第一圆孔17和梯形块7上3个相同尺寸的第二圆孔20用同类型的螺栓9和螺母8实现球形连接,所述梯形块7上进一步设置有与半球形凹槽18对应的第二半球形凹槽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1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器复原螺母上紧铆冲机
- 下一篇:变压式排气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