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帆船游艇上玻璃钢人力可升降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2136.6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帆船 游艇 玻璃钢 人力 升降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艇制造行业,涉及一种游艇上的舵,尤其与一种帆船游艇上玻璃钢人力可升降舵有关。
背景技术:
舵是玻璃钢帆船用以改变和保持船舶航行方向的设备。由舵叶和舵杆组成。航行中的船舶,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根据船舶的航向转动舵叶,使船舶产生回转力矩,保持所需航向。传统的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舵转轴a,舵支承b,舵叶c构成,舵叶通过舵转轴和舵支承与船体d连接。操舵的人通过连接在舵叶的舵柄e来进行控制。舵叶的大小和舵转向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舵叶的面积越大,则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约大。则转向能力越好。竞赛型帆船因为在航行过程中横倾斜比较厉害,则舵叶的浸水面积(图示中阴影面积)减少,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减少,造成舵效果减弱。,往往造成转向时间长或要提前转向。从而减少了帆船的转向性能和操控能力。为此有些同类竞赛型帆船采用了双舵的方法增加舵面积,增加一个舵的同时加大操纵的控制系统的难度。从而降低帆船的操控性。另外增加一个舵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舵叶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舵叶的浸水面积。增加舵叶的浸水面积有效方法为增加舵叶的长度。但增加舵叶的长度也遇到了实用性的问题。在帆船靠岸的时候,由于岸边水深比较浅,太长的舵容易搁浅。可能造成舵的底部损坏。严重的会使整个舵结构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帆船游艇上玻璃钢人力可升降舵,既能保持帆船在竞赛的时候有较长浸水的舵,又能解决太长的舵在岸边容易搁浅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帆船游艇上玻璃钢人力可升降舵,由固定部分及活动组成,固定部分包括舵套,借舵转轴和舵支撑一船体固接,舵套另连接舵柄;活动部分包括舵叶,其套设在舵套内上下滑动定位,舵叶顶部设有握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舵能够上下升降。在帆船在竞赛的时候向下降,增加舵叶的浸水面积。在帆船靠岸的时候向上升,可以避免舵太长造成搁浅。竞赛型帆船的舵采取的此连接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帆船比赛中的方向的操控能力。运用此实用设计的帆船,比同类竞赛型帆船操控能力要好。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帆船游艇上玻璃钢人力可升降舵,由固定部分及活动组成,固定部分包括舵套6,借舵转轴1和舵支撑2一船体4固接,舵套6另连接舵柄5来操舵,活动部分包括舵叶3,其套设在舵套6内上下滑动定位,舵叶顶部设有握把7以用于人力升降。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舵能够上下升降。在帆船在竞赛的时候向下降,增加舵叶的浸水面积。在帆船靠岸的时候向上升,可以避免舵太长造成搁浅。竞赛型帆船的舵采取的此连接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帆船比赛中的方向的操控能力。运用此实用设计的帆船,比同类竞赛型帆船操控能力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