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LED球泡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2390.6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柏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3/00;F21V23/00;A61L9/2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泡灯,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负离子LED灯使用220V交流供电电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供电的负离子LED球泡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负离子LED球泡灯,包括底座、上盖、LED光源板和负离子发生器,其特点是还包括,中套,所述中套连接底座和上盖;以及,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卡嵌于底座的凹槽内;所述PCB电路板包括整流电路和与整流电路串联的恒流源电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述底座分别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和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LED光源板的输入端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氧离子通过所述中套向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外部扩散。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的顶部具有一通孔;所述中套包括中套主体,所述中套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凸设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管贯穿所述通孔;所述LED光源板固定于的中套主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采用接近太阳光的LED光源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起到节能省电和净化空气的作用;由于负离子LED球泡灯采用较小的交流电作为供电电源,并利用PCB电路板具有的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较小的直流电,因此无触电隐患,此外,LED冷光源,背光源温度极低,触摸没有烫伤的隐患,可以保护家人,特别是小孩的安全;另外,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继承了LED灯源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的供电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100包括LED光源板6、底座1、上盖3、用于连接底座1和上盖3的中套2、PCB电路板5及负离子发生器4;所述卡嵌于底座1凹槽内的PCB电路板5包括整流电路和与整流电路串联的恒流源电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焊接在所述PCB电路板5上。所述底座1分别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和负离子发生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LED光源板6的输入端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产生的氧离子通过所述中套2向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100外部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100上盖3的顶部具有一通孔;所述中套2包括中套主体21,所述中套主体21的上下表面分别凸设第一管22和第二管23,所述第一管22和第二管23彼此连通;所述第一管22贯穿所述通孔;所述LED光源板6固定于的中套主体2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PCB电路板5电连接。
图3为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100的供电原理方框图。交流电源分别向PCB电路板5和负离子发生器4提供较小的交流电,优选为12V交流电,通过所述交流电通过PCB电路板5上的整流电路的处理转换为较小的直流电,所述直流电经恒流源电路的向LED光源板6提供恒定的直流电,所述较小的直流电优选为12V。
所述负离子LED球泡灯100通电后,PCB电路板5上的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较小的直流电,所述直流电经恒流源电路的向LED光源板6提供恒定的直流电,从而点亮所述LED光源板6;同时负离子发生器4开始工作,电离空气,产生高浓度的氧离子,所述氧离子在灯光副辐射及波动效应的作用下快速均匀地扩散到整个室内空间,当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结合后,使细胞内部能量转移结构改变,导致其死亡,另外氧离子还可以使空气中的烟雾、有害气体及有机异味飘尘、花粉等可吸入颗粒物聚焦,进行无毒反应,分解至自然沉降脱落,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柏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柏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