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铸件内腔小孔坯锋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2703.8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举;郭高;宁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吴安仪;邱振泉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铸件 小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铸件内腔小孔坯锋的结构,特别是铸件内腔清理不到,隐蔽位置,铸出后可以保证小孔畅通,不用再对此位置进行清理坯锋。
背景技术
铸造过程中,由于产品性能的需要,经常要在铸件内腔直接铸出小孔,而有些小孔是有砂芯和砂芯接触形成,砂芯与砂芯之间配合须有间隙,浇注时,铁水温度>1350度,浇注时铁水进入这些间隙,铸件在型腔内凝固后就会产生坯锋。而这些坯锋在铸件的内腔位置,不易清理,又很难看到,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铸件内腔小孔坯锋的结构,铸造组芯过程中对砂芯形成小孔位置放置石墨膏,轻微挤压,消除砂芯间隙;然后放在烤炉中进行烘烤,以消除石墨膏水份,浇注时防止铸件产生坯锋。适用于铸造过程中,需放置石墨膏或其它耐火膏体。要把组芯后的芯组放到烤炉中烘烤,烘烤温度大于150摄氏度,小于250摄氏度。石墨膏或其它耐火膏体,由水作溶剂混制而成。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性能,具有较好的塑性,挤压能够变形,不反弹;承受高温与铁水接触后,不易产生烧结,不会产出大量的气体;在以后的振砂过程中,易于铸件表面剥离,不影响金属本体性能、金相组织。解决了内腔小孔难以铸出,铸出后需清理的现状。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自由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一种消除铸件内腔小孔坯锋的方法,包括第一砂芯、第二砂芯、石墨膏,其特征在于第一砂芯有凹槽,第二砂芯顶部装入凹槽,凹槽有石墨膏。
第一砂芯与第二砂芯之间放置石墨膏,烘烤温度大于100摄氏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主要是铸造过中,进行组芯工序时,在砂芯与砂芯接触位置放置石墨膏,石墨膏由耐火粉料和水混制而成,然后稍用力挤压,使石墨膏产生塑性变形,消除砂芯与砂芯的配合间隙,然后我们在烤炉中对砂芯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200度左右,以去除石墨膏的水分,使铸件在浇注时不产生大量的气体。铸件振砂方便,小孔位置畅通,不需进行后续的清理。本方法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墨膏放置示意图。
附图中:第一砂芯(1)、石墨膏(2)、第二砂芯(3)、凹槽(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消除铸件内腔小孔坯锋的方法,包括第一砂芯、第二砂芯、石墨膏,其特征在于第一砂芯(1)有凹槽(4),第二砂芯(3)顶部装入凹槽(4),凹槽(4)有石墨膏(2)。第一砂芯(1)与第二砂芯(3)之间放置石墨膏(2),烘烤温度大于100摄氏度。组芯时把石墨膏(2)放在第二砂芯(3)的顶面,或第一砂芯(1)的凹槽(4)内,然后按压第一砂芯(1),使第一砂芯(1)与第二砂芯(3)局部配合紧密,然后,全部砂芯组完后,再放入烤炉烘烤,去除石墨膏水份。浇注时,石墨膏(2)填塞砂芯间隙,防止细小孔处的“盖帽”坯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集风效率的小型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自动生物质燃料制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