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3555.1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易桂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H02K9/19;H02K9/04;H02K5/20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3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的温升是电机设计中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评价电机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所以电机的散热一直是电机设计人员不断探索的课题,传统的电机散热一般是通过电机机壳外表面的散热筋向外界辐射热量(如Y系列,Y2系列电机),有的为增加电机的散热速度在电机内部增加内风扇,在电机尾部增加外风扇或增加风机来加强电机表面的空气流动以加快电机的热量扩散,这些措施对降低电机的温升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总是希望电机能够做得结构更为简单、紧凑,能量密度做得更高;改变现有电机的散热冷却方式和结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容易实现上述对电机的要求和希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散热效率高,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设于电机机体上的风道,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机体上还设有水道,所述水道包括设于电机壳壁上的外壁夹套构成。
所述水道包括与所述外壁夹套联通的前后端盖夹套构成的外水夹套、以及电机的相应部位构成的内水夹套构成;所述风道包括设于所述外水夹套或外壁夹套的夹套壁上的风夹套构成。
所述风道包括所述风夹套、以及包括电机的相应的部位构成的内风道构成。
所述外壁夹套、以及前后端盖夹套分别由布设于其内腔的若干隔板或肋条分隔分别形成螺旋式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风路和水路进行双介质冷却,散热效率高,冷却效果好。通过高效率的散热系统,可使电机结构紧凑,相对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结构及水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风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水道10包括分别设于前后端盖上的、由若干肋条分隔构成的前后螺旋式端盖夹套3、以及包裹于电机壳壁1外壁面上的由若干夹套隔板4分隔构成的螺旋式外壁夹套2构成的螺旋式外水夹套,以及电机的相应部位构成的内水夹套等构成。
风道11包括电机内风扇及其电机内相应的部位构成的内风道、以及全部或部分包裹于螺旋式外壁夹套2的风夹套7形成的外风道构成。
冷却水从前、后端盖上的进水法兰5流入螺旋式端盖夹套3,形成螺旋式水道对电机的端盖以及轴承等进行冷却后,经过水道过桥12进入由电机壳壁1外壁面上的螺旋式外壁夹套2构成的绕电机壳壁1外壁面的螺旋式水道等,再从电机中部的出水法兰6流出,形成两个串联水路与一个并联水路组合对电机进行水冷却的开环水路。
冷却风从内风扇端通过电机壳壁1靠近电机轴伸端的窗口8流入风夹套7构成的外风道,再从靠近电机尾部的电机壳壁1的窗口9流入内风道,形成一对电机进行风冷却的闭环风路。
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电机内部空气对流依靠转子上的内风扇作为动力,将内部空气压入风道,而风道紧包围水道,风道中热空气紧密接触水夹套外表壁,空气与水通过水夹套壁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3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单片机控制器的待机低功耗电源开关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