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角塞门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4122.8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2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以浙;章以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阳建中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塞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制动设备气动系统管路的关闭和排气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折角塞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列车中每两节车辆间列车管是通过折角塞门来连接的,正常 情况下,只有列车的最后一节车辆的折角塞门关闭,中间的导通,这样列车气路管道处于贯通状态,才能实现列车的制动;现有折角塞门包括一壳体,壳体内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壳体内还设置一控制球轴转动的手柄,当手柄处于开启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为通路,排气口为截断状态,当手柄处于关闭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为截断状态,排气口与出气口为通路,使与出气口连接的管路及设备的空气可以从排气口排向大气,列车行进中,为确保制动系统安全工作,折角塞门的手柄只能处于开闭两种状态,而现有的折角塞门没有进行手柄末端限位设置,所以手柄容易停留在转角中间,导致制动气体外泄而制动或者因气路无法贯通而无法实行制动,由此造成冒进、追尾等事故。因而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折角塞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折角塞门的结构,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有一球轴置于壳体内,壳体外的手柄与球轴连接,手柄带动球轴转动并处于开启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导通,排气口截断;手柄带动球轴转动并处于关闭位置时,进气口与出气口截断,排气口与出气口导通;所述手柄沿手柄转轴中心向手柄后端呈固定角度延伸一撬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一弹簧座杆支承轴,支承轴中心与手柄转轴中心间保持一定间距,弹簧座杆一端与支承轴连接,弹簧座杆另一端穿过撬杆端部的限位通孔,位于支承轴和限位通孔之间的弹簧座杆上套置有定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弹簧后,转动手柄超过临界位置时,会自动将手柄转极限位置,从而完成手柄操作,这种结构设计可避免误操作,也使手柄不会出现因停留在中间,而导致列车出现行车故障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手柄处于开或关位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沿A-0-A的剖面结构图。(不含座盖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提供一种折角塞门的结构,包括一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进气口P1、出气口P2和排气口P3,有一球轴3置于壳体内,壳体1外的手柄2与球轴3连接,球轴3的球阀盖31处于可选择盖住进气口P1或盖住排气口P3,手柄2带动球轴3转动并处于开启位置时,进气口P1与出气口P2导通,排气口P3截断;此时,列车的刹鼓涨起,列车正常行驶;手柄2带动球轴3转动并处于关闭位置时,进气口P1与出气口P2截断,排气口P3与出气口P2导通;此时,刹鼓中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口P2从排气口P3处排出,刹鼓抱死,列车立即刹车;为了使上述状态工作稳定,防止误操作,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手柄2沿手柄2转轴中心,图1中标记为“O”处,向手柄2后端呈一固定角度延伸一撬杆21;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一弹簧座杆支承轴11,支承轴11中心与手柄2转轴中心间保持一定间距,弹簧座杆12一端与弹簧座杆支承轴11连接,弹簧座杆12另一端穿过撬杆21端部的限位通孔22,位于支承轴11和限位通孔22之间的弹簧座杆12上套置有定位弹簧13。
通过上述设置定位弹簧后,转动手柄2超过临界位置时,会自动将手柄2转极限位置,从而完成手柄2的操作,这种结构设计可避免误操作,也使手柄2不会出现停留在中间使列车出现行车故障。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球轴端座盖4,球轴3一端与球轴端座盖4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座盖5。
本实用新型中,仅给出了右旋折角塞门结构图,显然,左旋折角塞门结构图与右旋结构图相对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因为折角塞门设置有排气口,所以联结或未联结在一起的两辆车之间的塞门应尽可能同时开或关,否则压缩空气会从已关闭塞门的排气口中漏出。如果牵引车组或单节车厢临时不联结,则前一节车厢的折角塞门必须先关闭;要制止住某节车厢,则本节车厢制动风管的折角塞门必须再暂时打开。
为保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正确操作,折角塞门必须依照有效的铁道部标准进行定期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钢板运输车
- 下一篇:铁路铺轨、架桥机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