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电动机密封端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4519.7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昌;周晚林;王聪;张震林;王银;赵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锡伍 |
地址: | 211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动机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电动机输出转轴防尘防水密封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电力拖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电气设备,它以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便宜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是实现电气化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其定子固定于电机机座上,转子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电机转轴通过电机端盖及轴承可旋转地支承于电机机座上。由于电机转轴与端盖中心孔之间留有间隙,水汽、尘垢很容易沿该间隙侵入到轴承,以及电机内腔中,导致电机绕组短路,绕组铜损耗增加和过热,加剧绕组绝缘层老化,甚至烧毁;尤其是在高压冷却水冷却的异步电动机中,冷却水的侵入更是难以避免;同时电机转轴与轴承盖中心孔间的间隙也容易使轴承润滑油外泄,不仅加剧轴承的磨损,增加功耗,而且污染使用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断水汽侵入,密封性能好、结构合理简单的高效电动机密封端盖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电动机密封端盖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电机机座上的电机端盖,该电机端盖的轴承孔内安装有用于支承电机转轴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盖,该轴承外盖的轴孔内从外向里依次设置有O型密封圈和唇型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轴承外盖的轴孔中依次设置有O型密封圈和唇型密封圈,O 型密封圈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而且具有双向密封能力,既能阻断外界水汽、灰尘的侵入,又能防止轴承润滑油的外泄,而唇型密封圈具有较好的耐压性和耐久性,且自紧作用尤为显著;该结构采用了多重密封型式,密封性能优越,不仅适用于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而且特别适用在高能效电动机及水冷电动机上使用,杜绝电机输出转轴的渗水及高压冷却水侵入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电动机的正常、高效运行,使用寿命长、运行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承的内侧设置有轴承内盖,该轴承内盖的轴孔内设置有内盖密封。所述内盖密封为O型密封圈。该结构使得轴承密封地置于轴承外盖和轴承内盖间的密封腔中,轴承润滑油不外泄污染环境,轴承润滑效果好,磨损少、能耗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O型密封圈为二道O型密封圈,所述唇型密封圈为带有箍紧弹簧的骨架式油封。带有箍紧弹簧的骨架式油封具有较好的追随补偿性,且该油封能以较小的径向力,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端盖密封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机机座、2—电机端盖、3—电机转轴、4—轴承外盖、5—轴承、6—轴承内盖、7—电机吊环、8—电机定子、9—电机转子、10—风扇、11—风扇罩、12—O型密封圈、13—唇型密封圈、14—内盖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高效电动机密封端盖结构中,电机定子8固定于电机机座1的座腔内,电机转子9固定连接于电机转轴3上,电机定子8与电机转子9之间留有空气间隙。电机转轴3通过安装于电机机座1两端的电机端盖2,及其该电机端盖2轴承孔内的轴承5可旋转地支承于电机机座1上,电机端盖2固定连接于电机机座1上。
在轴承5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外盖4,该轴承外盖4的轴孔内从外向里依次设置有两道O 型密封圈12和一道唇型密封圈13,唇型密封圈13为带有箍紧弹簧的骨架式油封。轴承5为向心球轴承,当然也可以采用向心球面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常用的标准轴承。
在轴承5的内侧设置有轴承内盖6,该轴承内盖6的轴孔内设置有内盖密封14,该内盖密封14为三道O型橡胶密封圈。
在电机座1上还设置有电机吊环7和风扇罩11,位于风扇罩11内的风扇10安装于电机转轴3的尾端。电机机座1两端的电机端盖2至少有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即两个电机端盖2可以均采用密封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结构,在电机机座1的底部且位于定子线圈端部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孔,该出水孔内塞有单向漏水塞,以便排出机座腔内的积水、水汽和尘垢等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地膜清洗控制系统
- 下一篇:远程供电系统人机界面